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3
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暂未公布,大家可参考2022年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2022年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复试的最低分数线为335分,各专业学位类别差额复试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1.2。 南京工业大学,简称“南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南京工业大学学院评价 南京工业大学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落实“科技创新改革30条”试点高校。
南京工业大学2023年考研分数线
南京工业大学2023年考研分数线如下: 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法学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是334分。 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是343分。 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是295分。 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学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是302分。 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是327分。 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是281分。 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是365分。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在双非大学中档次较高的大学。无论是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还是教育部学科评估等方面,南京工业大学都有着相对不错的成绩。 南京工业大学是四非省属高校,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实力也非常强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都是A类学科;南京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更胜一筹,是一般省属高校不可多见的A级学科! 南京工业大学2022年全国排名第88名,南京工业大学2021年全国排名第77名,南京工业大学2020年全国排名第94名。
南京工业大学投档线
南京工业大学投档线如下: 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本科批次征求志愿投档线(物理等科目类)06专业组(不限)投档最低分587分。 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本科批次征求志愿投档线(物理等科目类)06专业组(不限)投档最低分587分,10专业组(化学或生物)投档最低分612分。 南京工业大学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如投放计划未完成,剩余计划公开征集,征集仍未完成的调整至生源充足省份。 对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投档分择优录取,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内蒙古自治区采用“招生计划1:1范围内专业志愿排队录取”规则)。对于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同分比较的规则进行排序。 南京工业大学的王牌专业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1、材料科学与工程:南京工业大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专业涵盖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多个子方向,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毕业生在新材料研发、材料加工、材料检测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化学工程与技术: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该专业涉及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设备与机械等多个方面,培养了大量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在石油化工、化肥、环保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环境科学与工程: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声誉。该专业涵盖了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等多个子方向,培养了大量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在环保技术研发、环境监测与治理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投档线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投档线394分。 资料扩展: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Nanj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Industry Technology),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职业”两字冠名的职业教育学校,是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首批获准与应用型本科联合举办高职本科专业的高职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和卓越高职院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入选国务院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第一所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仙林、中山、天堂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36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约3.4亿元;图书131万册;设有23个本科专业、46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5649人,教职员工1118人。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教职员工111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46.5%,双师素质教师占90%以上。拥有以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国家级教师团队4个,省级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27个。 全国技术能手9人,“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特贴、省名师、省级“333工程”培养对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双创博士、紫金文化创意人才、社科优青、南京市劳模。 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十佳职教教师”等230余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人(其中副主任委员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