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会计实操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柯受良飞越黄河开的是什么车?

柯受良飞越黄河开的是什么车?

柯受良飞越黄河开的是三菱LANCER EVOLUTION IV RS(CN9A)。 1997年6月1日,驾驶汽车成功地飞越了黄河壶口大瀑布,向香港回归祖国献礼。飞越当天刮大风,导致挑战需进行三次尝试才最终成功。 柯先生飞跃黄河时的跑车功率极大,可以在短时间内加速到150公里。为防止车体意外受损发生爆炸,车上装有3 秒自动熄火装置。车内还有完整的电脑系统和自动操作装置,以应付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 扩展资料 驾车飞跃长城第一人 1992年11月11日,已有十余年驾车特技飞行经验的柯受良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满怀信心地说:“多年来我虽做过多次特技飞行,但一直梦想着飞越雄伟的万里长城。中国的长城要由中国人第一个飞越。” 这次由中国体育杂志社主办、超级特技香港有限公司协办的活动,在河北省滦平县境内金山岭段长城上进行。“中国特技王”柯受良将驾驶雅马哈250CC型摩托车,从临时搭起的长100米、坡度15度的助跑台上启车, 横向飞越长城烽火台,再落到宽4米、高约20米、长50米的无围栏接应台上。由于此次飞越难度极大,香港各家保险公司均不愿为他保险。1992年11月15日,柯受良驾车成功地飞越了金山岭长城。飞越之后, 戴着花环的柯受良说:“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飞越长城理应由中国人来完成。我为能代表中国人首先飞越长城感到非常自豪,非常开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柯受良

2,郭安迪飞越黄河用的是什么办法?

魔术师郭安迪简介: 郭安迪大师是众多魔术师的和明星的启蒙老师,因此也被称为“魔法宗师”。他所表演的《美女拼图》,可以用拼图道具,把美女助手从整个人拼得只剩下头部,最后连整个人都拼没了,让人捉摸不透、极致神奇。他所创的《超级人体分割》表演,全国独有,在让人看着都心惊肉战的道具面前,郭大师首次化身为“鱼肉”任由道具宰割。空前绝后的裸眼人体分割,给观众绝无仅有的惊险、惊奇 《飞越黄河》魔术报道: 国际魔幻大师郭安迪先生在壶口瀑布的魔幻“飞越”表演,昨日如期开始。壶口两岸一千多名观众在苦等了数小时后,却没有看到自己想象中的“飞越”壶口的精彩场面。魔幻飞越表演,让现场的观众看“傻了眼”。 昨天上午10点钟,按照事先通知的表演时间,记者提前赶到了壶口瀑布陕西一端。在“飞越”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固定2根横穿壶口瀑布的软钢丝,河对岸新搭起的高台上一个有5米多高的魔幻大师的宣传招牌异常显眼。除此之外,大家并没有看到魔幻大师郭安迪等人的身影。魔幻“飞越”壶口瀑布的消息吸引了不少前来观看的游客,众人都满怀希望,期待一场精彩的表演。 下午4时10分左右,宜川壶口景区响起雄壮的鼓锣声,郭安迪戴着面具、身穿华丽的演出服出现在陕西一端的壶口瀑布前,此时壶口两岸早已围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为了让观众更好地见证这场魔术表演,郭安迪现场从观众中以抛绣球的方式选出两位志愿者共同参与“飞越”黄河的魔术表演。郭安迪的表演区域在黄河两岸宽度约为50米,与柯受良飞黄为同一区域。 10分钟后,在两根横跨黄河两岸的细钢丝上,只见一道黑色幕布由低往高迅速向黄河对岸飞去,到对岸的时间大约为三十几秒。随后,一声礼炮声和一阵烟雾升起,郭安迪和两名参与表演的志愿者俯身出现在对岸高台上,似乎在祈祷着什么,随后3人站起来向全场观众挥手致意,很多人纷纷猜测他们是怎么出现在河对岸的。“这就是魔幻飞越壶口,没看懂嘛。”“就这样穿越啊?没有在电视上看着过瘾。”表演结束后,许多在现场观看的游客表示,近距离观看魔术表演似乎没有那种期待中的神秘感。 《飞越黄河》魔术揭秘: 网友“赤血紫焰”揭秘: 我不是什么大神,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魔术,郭安迪本人带着面具,只要找一个身形差不多的人就可以以假乱真,而那两个观众,无疑就是托,不要忘了,世界上是有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的,就是双胞胎!如果他事先找到一对双胞胎,又是变在高台上,不管是底下的人还是镜头都看不清,绝对可以以假乱真。 总之,就是他自己带了面具,然后找了一对双胞胎当托,在黑布后迅速找到暗隔藏起来(暗隔是魔术中常用的手法,不难想到)他事先肯定在黑布上装了什么东西使它飞越黄河,飞到对面的高台上(可能有人控制),高台里应该有简易电梯,打扮一样的三人算准时间乘电梯上来,旁边放烟雾混扰视线,造成魔幻效果。 这应该是一个很简单的魔术,只是飞越黄河太过匪夷所思才显得神奇。 我的理解就是这样的,如果不对,只能说明郭安迪本人设计魔术时想太多了,其实简单的原理出来的也是同样的效果。 我不是专业的,如果发现解释中有什么漏洞就当看着玩吧。 网友“南襄楚”揭秘: 呵呵。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克里斯多夫·诺兰的电影《致命魔术》,里面很好的阐释了大家的疑问。基本上把魔术的原理讲的非常的清楚。电影的主演,一个是金刚狼的主演 休·杰克曼,一个是 蝙蝠侠的主演 贝尔,他们两个是演魔术的死对头。他们在魔术的对决中,都是精彩纷呈,不过贝尔是找的自己的双胞胎弟弟,休杰克曼则是找的一个神似他的人。 基本上所有的魔术,都是靠两种,一种是手法,或者俗称障眼法,这些近景魔术用的比较多。美国的街头魔术师 克里斯,台湾的刘谦等等,还有去年春晚搞砸了的那个yif。近景魔术给人的震撼在于它在你眼前发生,类似于憋的可乐瓶子自己变的饱满,勺子自己变完,扑克牌飞到窗户外面等等。 还有一种就是靠道具,集大成者就是大卫科波菲尔。这种所谓的魔术说真心话,通过周密的道具布景,现场灯光,烟雾,声光电的效果运用,给人更多的都是震撼。一般的都是利用光的折射,要么找替身等等,实现人凭空消失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魔术师总要用一个黑布或者一个箱子的原因。 郭安迪的这个魔术基本上应该是道具了,然后就是替身。因为魔术的本身就是把假的东西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让它呈现出逼真的效果。黄河这边的“郭安迪”带着面具,拿着大喇叭,他应该是真的郭安迪,因为声音可以作为明显的证据。穿越之前,黑布蒙的时候,他们应该是坠入一个事先预留好的地洞之类的;过程中镜头追着黑布跑,是障眼法,是为了吸引所有人的眼光,为黄河另一头三人替身的登场预留时间。黑布飞行过程中体积很小,人不可能在里面;黄河另一头的塔上面的三人应该都是替身。

3,柯受良那一年飞越黄河

1997年6月1日下午1时19分7秒,历史聚焦在了中国的黄河壶口。这一天,柯受良仅用1.58秒的时间,成功地飞越了壶口瀑布,成为飞越黄河壶口的中华第一人。不知怎么的,昨天晚上突然做了一个梦,梦回到三岁时我们全家一起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亚洲飞人柯受良飞越黄河的直播。柯受良,这个名字我多少年不曾想起过,而今,这个名字重新在梦中回到我的记忆中,我莫名地感到一种震撼和力量,是那样的熟悉,却感到那样的遥远。 1997年,我只有三岁。那一年,亚洲飞人柯受良在香港回归的前夕,向祖国送上了一份贺礼——挑战极限,驾车飞越黄河。因为小时候父母叫我认字的时候,给我买了一副汽车扑克牌,所以我从小就十分喜欢汽车。那时候我虽然不知道柯受良是何许人也,但却对他即将飞越黄河的壮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黄河壶口,波涛汹涌,他敢于只身驾车飞越黄河,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柯受良的勇气和壮举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仿佛就是我心中的英雄,是那样的伟大,那样的高不可攀。每每提起柯受良,我心中的敬意就油然而生。 记得很清楚,1997年的儿童节,柯受良出现在黄河壶口瀑布,驾驶着一辆白色的三菱EVO跑车,飞速冲向黄河。接着,漂亮的一跃,跑车在空中划出一道白色的优雅的弧线,太阳光照在亮闪闪的车身上,是那样的耀眼,那样的辉煌。看到这一幕,我幼小的心灵被强烈地震撼到了,我的心仿佛也跟着那辆跑车,飞跃在黄河之上,飞跃在神州大地之上,似乎那辆车会载着我的梦想,自由翱翔在天地之间,毫无阻碍地飞向四面八方,助我圆梦,让我飞翔。 时隔十一年,这次壮举在人们的脑海中似乎被时间的风雨冲刷得淡了。而我,在越来越繁重的课业当中,也淡忘了儿时的记忆。飞人柯受良飞越了长城、飞越了黄河,但终究没能飞越死亡。2003年,柯受良走了,带着他毕生喜爱的特级飞车事业离我们远去。但他飞越的豪情壮志和成功壮举震撼人心,永垂千古,与世常存,值得纪念。他那敢于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却永远不会消失,仍旧激励着人们前行。柯受良不愧是世界飞人和亚洲第一飞人,不愧是把壶口飞向全国、飞向世界的有功之臣,他的精神和气魄应当颂扬,他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黄河边上的吉县,特意为柯受良立了一块碑,在纪念碑的上方,还有一个雕塑——那是一辆汽车起跳的瞬间,汽车前轮已经高高跃起,车头昂首面向滚滚黄河,纪念着柯受良飞越黄河的壮举,让路过此地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柯受良挑战极限,勇攀高峰的精神。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了。在愈来愈繁重的课业当中,也要学习柯受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努力向上攀登,努力向前飞越,飞越过人生道路上一条又一条宽阔的“黄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现在期考将至,我想,这时在梦中又见柯受良,正是要提醒我像柯受良一样,超越自我,向前冲刺,在期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飞越到新的台阶上,继续向前努力,永不放弃! 柯受良,一个儿时记忆中的英雄,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行!

4,摩法飞越黄河是真的吗

魔术师飞越黄河是假的,用的障眼法,黄河两岸实际是两批人。 魔术师戴面罩(注意:目的为了掩盖其面部特征),请与自己身高体态相近的人作助手,着同样服装、戴面罩在河对岸台上隐蔽。 同时还找了两对男女双胞胎着相同服装作托(双胞胎长相非常接近,无须戴面具掩饰)。 当穿越现场黑布拉起,魔术师等3人迅速遁入预先准备的藏身机关。然后,黑布沿着河上早就挂好的两根细钢丝被迅速拉向对岸(吸引观众目光,达到转移视线目的)。黑布拉到终点的对岸高台时,趁着一阵烟雾,魔术师的替身及两位双胞胎托儿从隐藏处现身,给人以三人随黑布穿越黄河的神奇假象。

5,魔法师飞跃黄河是真的吗

我不是什么大神,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魔术,郭安迪本人带着面具,只要找一个身形差不多的人就可以以假乱真,而那两个观众,无疑就是托,不要忘了,世界上是有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的,就是双胞胎!如果他事先找到一对双胞胎,又是变在高台上,不管是底下的人还是镜头都看不清,绝对可以以假乱真。
总之,就是他自己带了面具,然后找了一对双胞胎当托,在黑布后迅速找到暗隔藏起来(暗隔是魔术中常用的手法,不难想到)他事先肯定在黑布上装了什么东西使它飞越黄河,飞到对面的高台上(可能有人控制),高台里应该有简易电梯,打扮一样的三人算准时间乘电梯上来,旁边放烟雾混扰视线,造成魔幻效果。
这应该是一个很简单的魔术,只是飞越黄河太过匪夷所思才显得神奇。
我的理解就是这样的,如果不对,只能说明郭安迪本人设计魔术时想太多了,其实简单的原理出来的也是同样的效果。
我不是专业的,如果发现解释中有什么漏洞就当看着玩吧。

6,郭安迪飞越黄河怎么做到的

是使用替身做到的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克里斯多夫·诺兰的电影《致命魔术》,里面很好的阐释了大家的疑问。基本上把魔术的原理讲的非常的清楚。电影的主演,一个是金刚狼的主演 休·杰克曼,一个是 蝙蝠侠的主演 贝尔,他们两个是演魔术的死对头。他们在魔术的对决中,都是精彩纷呈,不过贝尔是找的自己的双胞胎弟弟,休杰克曼则是找的一个神似他的人。 基本上所有的魔术,都是靠两种,一种是手法,或者俗称障眼法,这些近景魔术用的比较多。美国的街头魔术师 克里斯,台湾的刘谦等等,还有去年春晚搞砸了的那个yif。近景魔术给人的震撼在于它在你眼前发生,类似于憋的可乐瓶子自己变的饱满,勺子自己变完,扑克牌飞到窗户外面等等。 还有一种就是靠道具,集大成者就是大卫科波菲尔。这种所谓的魔术说真心话,通过周密的道具布景,现场灯光,烟雾,声光电的效果运用,给人更多的都是震撼。一般的都是利用光的折射,要么找替身等等,实现人凭空消失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魔术师总要用一个黑布或者一个箱子的原因。 郭安迪的这个魔术基本上应该是道具了,然后就是替身。因为魔术的本身就是把假的东西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让它呈现出逼真的效果。黄河这边的“郭安迪”带着面具,拿着大喇叭,他应该是真的郭安迪,因为声音可以作为明显的证据。穿越之前,黑布蒙的时候,他们应该是坠入一个事先预留好的地洞之类的;过程中镜头追着黑布跑,是障眼法,是为了吸引所有人的眼光,为黄河另一头三人替身的登场预留时间。黑布飞行过程中体积很小,人不可能在里面;黄河另一头的塔上面的三人应该都是替身。 扩展资料 障眼法详细解释 遮蔽或转移别人视线使看不清真相的手法。《西游记》第二七回:“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昨日并不曾离库,有谁人用障眼法偷去了?” 鲁迅《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概论 众所周知,法术都是骗人的玩意,但不是贬义词是中性的。是一种技巧,通过转移他人的“视线”,让本该发生的事情确定的结果,变得扑朔迷离,不过要看“被骗人”的水平。还有用的地方不一样定义就不同了。 电影《剑鱼行动》中对障眼法解释的很清楚,通常施术者会说一系列诱导性问题,话语或肢体语言来转移受术者的“视线”干扰他的判断能力 ,以达到障眼法的功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魔术障眼法

7,柯受良当年驾车飞跃黄河的难度到底有多大?

柯受良在两岁的时候跟随父母搬到了台湾居住,一家人以打渔为生,生活过得清贫艰苦。所以养育出了他坚毅、刚强,勇于挑战的性格。后来他深深的为摩托车着迷,喜欢骑着摩托车到野外兜风,常常耍出一些惊险的动作特技,而且还凭着自己高超的摩托技术参与了各种比赛,夺得赫赫成绩,虽然这些比赛都存在着一定风险,带为了赢得奖金,缓解家庭经济困难,他也顾不了许多。 后来,柯受良凭自己的本事考进了电影学院,最终成功踏入当时的娱乐圈,而在圈内,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骑车优势,成为了一个特技演员,专门给一些高风险,难度高的电影提供技术支持,有时候还亲自上场当替身,表演飞车特技。然而,此时正逢香港的警匪电影大热的时期,各种街头飞车,撞车的镜头频频需要拍摄,这就给了他不少的机遇。 从香港的一部经典喜剧电影《最佳拍档》里面,我们有幸看到了柯老师的露脸,他以高难度的飞车特技,令剧组人员看得印象深刻,比洪金宝,成龙的危险动作还要惊险,所以业内开始称他为“柯大胆”,可见能够获得这个称号,需要经历多少次的危险挑战才得以认可。之后的戏路渐渐有了新转机,很多导演跟剧组都纷纷邀请柯受良去拍戏,而他接到的角色也越来越重,使得慢慢的火了起来。 在成名之后,柯受良并没有像其他明星一样刻意注重自己的人身安全,反而下了一个“飞渡黄河”的决定,他对外公布,自己将要开汽车飞跨河水汹涌的大黄河,这消息一出马上惊动了港台内三个地区,各大媒体纷纷赶来报道,而观众们也从此更加对柯受良刮目相看。 一九九七的五月,山西的一个边远小县集满了全国各位的人们, 另有专门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以及日本赶来的媒体记者,多达五六百人,他们将通过镜头记录这令世人震惊的一幕。而柯老师定下的飞跃地点相当险峻,名为壶口瀑布,其宽50多米,高约30余米,原来的三百余米河道来到壶口就形成了险恶的环境,河水异常汹涌,有气吞万军之势。在之前妻子极力阻止柯受良以身犯险,可他去意已决,谁也不能改变了。 1997年6月1日,万事俱备,只欠一跃,柯受良在强烈的加油声中启动了汽车,开始加速道上狂奔,自己不停的加速冲刺,加速冲刺,人们似乎也全部屏息紧盯,“呼”只听见一声破空飞跃声,一辆车子飞腾在黄河之水上空,接着猛的飞到了河的对岸,安全着地,成功了!柯受良他飞渡黄河成功了!在万众欢呼声里,我们见证了这一个艺人以生命做挑战的辉煌时刻,我们永远记得他--柯受良。

8,柯受良当年飞跃黄河的难度有多大?

第一个就是宣传和支持。要是没有名气的话,那么,这个事情就是很难办的,因为没有资金的支持,这个事情是做不到位的。还有就是不是一个名人来飞跃,只是一个普通的车手,那么,当地的政府也未必愿意支持这个事情。所以,宣传和支持需要名人效应,而柯受良正好是这样的名人。 其次就是位置的选择。飞跃黄河并不是哪个地方都是可以的,是需要精确计算的。壶口是一个理想的场所,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里,就可以飞跃壶口,最起码的就是汛期是绝对不可能的。柯受良团队经过反复精确的计算,才决定实施这个飞跃,可见这个厉害的程度和难度是有多大! 第三个就是场景的搭建。很多人认为这个就是一个坡度的搭建和实施而已,有什么难度?但是,这个飞跃台和落地台的搭建恰恰是一个最重要的项目,柯受良找到了合作多年的团队,换句话说,就是将自己的命交给搭建团队了,这个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那是过命的交情才可以的。可见,当时的柯受良也是冒着很大风险的。柯受良当年的飞跃是一个创纪录的行为。 柯受良,一个不当大哥好多年的男人,通过自己的飞跃黄河,打开了在大陆的知名度,也是通过这个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的正面。当时报道的媒体中,好像就有央视团队,柯受良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可能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

9,柯受良飞越黄河很难吗

难,第一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还有就是体验者本身具有的胆识和勇气。 柯受良(1953年2月22日-2003年12月9日)台湾演员、歌手、导演、特技演员。 柯受良1982年因参与电影《最佳拍档》中的飞车特技表演拍摄而为人所知,1984年担任成龙电影《快餐车》的动作指导。 他拥有多项飞车冒险记录,1992年11月15日他驾驶摩托车飞越长城,而在1997年6月1日,为庆祝香港回归中国,他驾驶汽车飞越黄河的壶口瀑布。 他也涉及歌坛事业,1998年与刘德华、吴宗宪合唱《笨小孩》。1999年他发布《再次征服》国语专辑,其中《大哥》一曲传唱度较高。 2003年12月9日上午柯受良因酒后哮喘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终年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