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会计实操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叫什么名字?

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叫什么名字?

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叫冯如一号。 “冯如一号”是冯如自制的飞机。“冯如一号”是中国人自行设计、研制、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冯如一号”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动力飞行史的第一页。 冯如(1884~1912年),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师和飞行家。号鼎三,广东恩平人。 冯如是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恩平的一个贫农家庭。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天故事更是满心向往。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 他目睹美国先进工业,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他在研制出一些机械的基础上投入了飞机制造,第二次制造飞机并试飞获得成功,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大长中国人的志气。 冯如传奇的一生,创造的“六个第一”,提出了航空战略理论,冯如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对中华民族航空事业和人民空军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是初教-5初级教练机。该机于1954年7月3日首飞上天。于1954年7月26日,举行了隆重的“初教-5”教练机试飞典礼大会。 初教-5的制造成功和顺利首飞,结束了新中国不能自行制造飞机的历史,掀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毛泽东主席曾亲笔签署嘉勉信给制造初教-5的航空部三二O厂,表示祝贺。 参考资料: 冯如 百度百科

2,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是什么时候制造的?名称?

1923年7月30日,中国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由广东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

是年初,广东革命政府为了加强空军的建设,特别设立了航空局。孙中山以大元帅的名义,任命杨逸仙为航空局长。杨遵照孙中山发展航空必须首先发展飞机制造业的主张,任职后立即在广州大沙头创办了广东飞机制造厂。这是继冯如之后中国第二次自行制造飞机。杨首先认真挑选了20余名机械员,基本上解决了技术骨干问题。接着利用以前以美国购回的部分零配件及机具,解决了必要设备。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自行设计生产出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

制造期间,孙中山经常亲临视察,勉励全厂员工群策群力。新飞机试飞那天,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亲临大沙头机场参加试飞仪式。孙中山以宋庆龄求学时的学名命之为“洛士文一号”。还载宋庆龄在广州上空飞行,最后一起在机前摄影留念。

3,我国的第一架飞机是什么时候制造的?

冯如,善于钻研,他白天当勤杂工,晚上读机械学,苦心钻研数年,精通36种机械原理,发明了抽水机、打桩机,制成了性能优良的无线电收发报机。
  1903年,当得知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
  1909年9月21日,冯如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山丘旁进行了第一次试飞,这是一个远离居民点的地方,在场的除记者外,就是他的三个助手。当飞机起飞后飞行了0.8公里,离地4.57米准备作一次转弯时,螺旋桨突然停转,飞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
 1910年3月,美国莱特和亚屈在洛杉矶表演飞行。冯如为借鉴先进技术,专程前往参观,但表演者非常保守,限定观众必须远离三里。冯如虽然没有得到教益,却大长了奋发图强的志气。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的一场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冯如在弥留之际,嘱咐同志:“吾死后,尔等勿因是失其进取之心。”
  2009年是中国航空百年暨空军建军60周年,5月25日,中国空军司令员许其亮称冯如为“中国航空之父”。

4,中国历史上第一架飞机产于什么时候

清朝末年(1909年9月),由冯如设计制造。 内容介绍: 冯如1884年出生于广东恩平一个农民家庭。12岁时,冯如随舅父前往美国旧金山谋生,在那里目睹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业化城市,幼小的心灵深受震撼。他在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尝谓国家之富强,由于工艺发达,而工艺发达,必有赖于机器。非学习机器不足以助工艺之发达。”经过10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冯如终于精通了机械和电机的专门技术知识,能够熟练地设计和制造各种机器。 1906年,冯如开始收集有关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实施飞机制造计划。经过努力,1909年9月,冯如终于在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仅仅6年的时间内,造出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架飞机,命名为“冯如1号”。 1909年9月21日傍晚,“冯如1号”正式试飞。冯如驾驶着飞机,冒着强风,在美国一个农场崎岖不平的地面上起飞,围绕一座小土山作椭圆形航线的绕空飞行,高度保持在10至15英尺之间。飞机飞行了一圈,航程约半英里,这表明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能够顺利地进行操纵。冯如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史的开端。 扩展资料 冯如(1884~1912年),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师和飞行家。号鼎三,广东恩平人。 冯如是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恩平的一个贫农家庭。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天故事更是满心向往。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 他目睹美国先进工业,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他在研制出一些机械的基础上投入了飞机制造,第二次制造飞机并试飞获得成功,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大长中国人的志气。 冯如传奇的一生,创造的“六个第一”,提出了航空战略理论,冯如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对中华民族航空事业和人民空军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郊区作第二次飞行表演。这一天,冯如驾驶飞机凌空而上,高约120英尺,东南行约5英里。冯如意欲使飞机飞得更高,将两手所持之机关一抽,不意用力过猛,该机直上,头高尾低,飞机不幸坠落。冯如的头、胸、腿等处均受重伤,一代英才最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时年29岁。 参考资料:冯如—百度百科 航空之父冯如(“近代中国寻梦人”系列报道之(14))—人民网

5,历史上第一架飞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清朝末年(1909年9月),由冯如设计制造。 内容介绍: 冯如1884年出生于广东恩平一个农民家庭。12岁时,冯如随舅父前往美国旧金山谋生,在那里目睹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业化城市,幼小的心灵深受震撼。他在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尝谓国家之富强,由于工艺发达,而工艺发达,必有赖于机器。非学习机器不足以助工艺之发达。”经过10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冯如终于精通了机械和电机的专门技术知识,能够熟练地设计和制造各种机器。 1906年,冯如开始收集有关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实施飞机制造计划。经过努力,1909年9月,冯如终于在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仅仅6年的时间内,造出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架飞机,命名为“冯如1号”。 1909年9月21日傍晚,“冯如1号”正式试飞。冯如驾驶着飞机,冒着强风,在美国一个农场崎岖不平的地面上起飞,围绕一座小土山作椭圆形航线的绕空飞行,高度保持在10至15英尺之间。飞机飞行了一圈,航程约半英里,这表明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能够顺利地进行操纵。冯如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史的开端。 扩展资料 冯如(1884~1912年),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师和飞行家。号鼎三,广东恩平人。 冯如是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恩平的一个贫农家庭。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天故事更是满心向往。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 他目睹美国先进工业,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他在研制出一些机械的基础上投入了飞机制造,第二次制造飞机并试飞获得成功,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大长中国人的志气。 冯如传奇的一生,创造的“六个第一”,提出了航空战略理论,冯如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对中华民族航空事业和人民空军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郊区作第二次飞行表演。这一天,冯如驾驶飞机凌空而上,高约120英尺,东南行约5英里。冯如意欲使飞机飞得更高,将两手所持之机关一抽,不意用力过猛,该机直上,头高尾低,飞机不幸坠落。冯如的头、胸、腿等处均受重伤,一代英才最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时年29岁。 参考资料:冯如—百度百科 航空之父冯如(“近代中国寻梦人”系列报道之(14))—人民网

6,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叫什么名字?

解放前第一架飞机是冯如一号,光绪三十四年(1908)4月,冯如制造出第一架飞机,进行试飞时,没有成功。 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叫‘初教—5’。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是初教-5初级教练机。该机于1954年7月3日首飞上天。于1954年7月26日,举行了隆重的“初教-5”教练机试飞典礼大会。 初教-5的制造成功和顺利首飞,结束了新中国不能自行制造飞机的历史,掀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毛泽东主席曾亲笔签署嘉勉信给制造初教-5的航空部三二O厂,表示祝贺。 1954年,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迈出了极为关键的第一步,把国产飞机送上了蓝天。当年,制造初教5飞机9架,爱姆-11爱夫爱尔发动机18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次向部队提供了自己生产的飞机。 扩展资料 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盛暑火辣的太阳开始西下,首架飞机在对外保密的状态下,进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紧张试飞。320厂的飞机场上,空荡荡,静悄悄,只有几位领导同志、专家组长、设计人员坐在看台上,全厂职工都站在各自的车间、科室外面仰天观看。驾驶员段祥禄与刁家平登上自制飞机,进行起飞时慢滑、中滑、快滑,陡然腾空而起,昂首冲入云端。 人们看见飞机伴着隆隆的声响,像一只雄鹰在蓝天盘旋,忽而迅速上升,忽而垂直俯冲,忽而翻起筋斗,一翻就是四五个,忽而打着横滚,一滚就是五六次,尤其是飞机还未改平,就进入了“失速尾旋”,连翻带滚向下直插,忽而又停止翻滚,以半圆弧线形向上拉了起来,接着轻轻摇摆几下机翼,驾驶员伸出头来向人们致意,全厂职工在不同位置报以热烈掌声。 经过由远及近的下滑,飞机准确地徐徐降落。驾驶员兴奋地说:“机件性能良好,试飞一切顺利。”在场的厂党委书记兼厂长吴继周说:“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在我们厂光荣诞生了,这是震撼中外的一件大喜事。 为了经受考验,厂部决定还要进行为期一周的试飞,并将这架飞机命名为‘初教—5’。”于是,从次日起至11月止,又在工厂上空秘密试飞13个多小时,每次约2小时,结果再次证明,飞机质量很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

7,中国第一架飞机叫什么?是谁主持制造的?诞生于几几年?

“冯如一号”由冯如主持制造,诞生于1909年。 冯如原名冯九如,字鼎三,广东恩平人,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和飞行家,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人物简介: 1、1908年4月,冯如制造出第一架飞机,进行试飞时,没有成功。接着,奥克兰的厂房失火,工厂的材料、设备全被焚毁,冯如陷于困境之中。 2、1909年2月,冯如制造出第二架飞机,飞机试飞,已经升空数米,突告堕落,冯如未受伤。9月21日下午,冯如进行了第一次试飞。10月,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由冯如担任总机器师。 3、1911年11月9日,辛亥革命广州光复,冯如被革命当局任命为陆军飞机长。冯如积极为革命军组织飞机侦察队,打算协助革命军攻打清军。由于清政府很快垮台,飞机侦察计划未实行。 4、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扩展资料 意义: 1、“冯如一号”的发明,犹如给人类安装上了坚强的翅膀,实现了人类向往飞向蓝天的理想。飞机在民航、科 研、军事等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成为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时代的显著标志。 2、“冯如一号”的发明要利用自然知识和科学原理,并要依靠生产和工程上的技术革新才能发挥作用。再次证明了技术必须有发明才能成为新的生产力,技术思想、技术方案是由知识过渡到实践的中介,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和工程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冯如一号”的发明证明了人类的本质是能主动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人类利用天然条件创造了劳动手段和工艺,并在发明器物的过程中意识到外部世界的性质和自身的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如

8,中国第一架飞机是哪一年生产的,在哪里生产的。

中国第一架飞机是在1954年生产的,在南昌飞机厂生产的。1954年2月,雅克-18飞机图纸、技术资料到厂,5月12日,首架初教5全机静力试验就取得了圆满成功。1954年,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迈出了极为关键的第一步,第一次向部队提供了自己生产的飞机。 扩展资料: 1954年7月,南昌厂仿制成功首架雅克-18教练机,命名为初教-5。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初教-5首飞成功。时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为此亲自签署了嘉勉信。从1954年8月~1958年底,南昌厂共生产初教-5飞机379架。1958 年初教-5单机成本48,140元。 参考资料: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百度百科

9,我国的第一辆飞机是几年几月几日生产的。

我国的第一辆飞机是1911年3月生产的。 1906年,福建永安人刘佐成与同乡李宝焌在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被清政府选送赴日本留学,就读于工兵航校及早稻田大学。受美国莱特兄弟和旅美华侨冯如研制飞机并成功飞行的鼓舞,刘李二人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飞机的研制。 1910年,在一些爱国华侨的资助下,刘李二人在日本合作自制了“飞机一号”。因使用日本的飞机场不便,无法试验。同年8月,在清政府拨款,在北京南苑军用操场内建筑厂棚试造飞机。 1911年3月,刘李二人在国内自造的“飞机二号”,但飞行时因发动机轴损坏,坠落失败。刘佐成身负重伤,从此不再驾机。 扩展资料 莆田人制造我国早期的滑翔机: 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 留学法国的飞行家莆田人陈国梁在菲律宾宣传航空救国,并发起组织华侨飞行队和福建民用航空学校筹备委员会,选厦门为校址,于1928年10月成立厦门民用航空学校。 后由于经费困难维持不下去,只得合并到广东航空学校。1934年5月,陈国梁在柳州机械厂设计、制造了我国早期的滑翔机并试飞成功。 厦门人完成中国第一次跨洲飞行: 完成中国第一次跨洲飞行是一个厦门人。1929年初,厦门人陈文麟受命赴英国购买飞机,当年3月4日,他偕同丹麦籍飞行员驾驶“厦门号”飞机回国。 “厦门号”原计划用时三个星期就可飞抵厦门。但起飞不久,就在英吉利海峡上空突发机件故障,幸好仅离水面60英尺,立即飞回伦敦修理,10天后“厦门号”重新启程,经德国、希腊、印度等国,于5月10日进入国境,总行程1.5万多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第一架飞机福建造 三明人造了中国首架飞机

10,中国第一辆飞机是什么时候造的

是在1911年3月。 1906年,福建永安人刘佐成与同乡李宝焌在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被清政府选送赴日本留学,就读于工兵航校及早稻田大学。受美国莱特兄弟和旅美华侨冯如研制飞机并成功飞行的鼓舞,刘李二人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飞机的研制。 1910年,在一些爱国华侨的资助下,刘李二人在日本合作自制了“飞机一号”。因使用日本的飞机场不便,无法试验。同年8月,在清政府拨款,在北京南苑军用操场内建筑厂棚试造飞机。1911年3月,刘李二人在国内自造的“飞机二号”,但飞行时因发动机轴损坏,坠落失败。刘佐成身负重伤,从此不再驾机。 1910年11月19日,李宝焌、刘佐成发起成立航空研究会,在《大公报》发表《航空研究会发起及简章》提醒国民:世界航空事业刚刚起步,中国要抓住机遇,“勿再事事落人之后”。这一年12月,上海《东方》杂志发表了李宝焌的《研究飞行机报告》,这是我国最早的一篇航空论文。 扩展资料: 中国第一家飞机制造工厂在福州马尾: 1909年8月,筹办海军大臣载洵、萨镇冰出洋考察时,选派学生随往英国留学。1915年,这批学生又转往美国留学,其中就有福州人曾诒经。这批留学生先学造船,后学飞机制造,于1917年12月学成回国。 北洋政府想创办培养航海和航空制造专门人才的飞潜学校,最终选定校址设在福州马尾,这大概与当时海军中福建人多不无关系。 1918年3、4月间,飞潜学校开办,又在海军船政局设立海军飞机工程处,由曾诒经等负责制造飞机。当时制造飞机用的钢、铝等金属材料我国并不生产,但其他材料如木材、油漆等,福建生产的又多又好。海军飞机工程处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工厂。 参考资料:人民网_中国第一架飞机福建造 三明人造了中国首架飞机

11,我国第一架飞机是什么时候制造的

1951年4月23日,国家航空局决定在建立南昌飞机制造厂。5月13日第一批建设者到达南昌,在国民党政府与意大利1934年合建的“国民党第二飞机制造厂和航空研究院”的旧址上开始了工作。 当时只有一条1500米的碎石跑道,一座厂房,七座旧机棚,30多台旧机床。经过第一代建设者的奋斗,建厂仅仅148天就开始修理从朝鲜战场上转下来的飞机。当年年底,南昌飞机制造厂已修理雅克-18型飞机38架。 1954年4月1日国家航空工业局批准南昌飞机制造厂提前成批生产雅克-18。1954年7月,南昌厂仿制成功首架雅克-18教练机,命名为初教-5。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初教-5首飞成功。 扩展资料: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是初教-5初级教练机。该机于1954年7月3日首飞上天。于1954年7月26日,举行了隆重的“初教-5”教练机试飞典礼大会。 初教-5的制造成功和顺利首飞,结束了新中国不能自行制造飞机的历史,掀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毛泽东主席曾亲笔签署嘉勉信给制造初教-5的航空部三二O厂,表示祝贺。 按照国家批准的航空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是苏联的雅克-18教练机,中国型号为初教5,其发动机是爱姆-11爱夫爱尔活塞式发动机,计划于1955年9月制造完成。飞机制造由南昌飞机厂承担;发动机制造由株洲航空发动机厂承担。 到1953年底,经过为时三年的修理,南昌飞机厂已在设计、工艺、工装、机加、装配、总装等方面具备了自制飞机的条件。1954年2月,雅克-18飞机图纸、技术资料到厂。3月31日,航空工业局向南昌飞机厂下达了提前试制初教5的命令,要求提前一年试制出初教5,并与当年交付10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