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包括

因HIV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主要预防措施为采取安全性行为方式 疾病晚期会并发严重感染、恶性肿瘤 无法治愈,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进展 疾病定义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亦称艾滋病病毒,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可导致人体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于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本病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 流行情况 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男女均可发病,截至2017年底,全球现存活HIV/AIDS患者3690万例;中国现存活HIV/AIDS患者758610例,2017年新发现HIV/AIDS患者134512例(其中95%以上均是通过性途径感染),当年报告死亡30718例。 传染源 感染HIV的人都是本病的传染源,包括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传播途径 HIV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胸腹水、羊水和乳汁等体液中,其感染和传播途径包括: 经性接触: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经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 经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15~49岁发病者占80%。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静脉注射毒品者、与HIV/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人群、性传播感染(STI)群体等。 疾病类型 HIV病毒可分为HIV-1和HIV-2两型,我国以HIV-1为主要流行株。 感染HIV病毒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感染阶段,可分为HIV感染者(急性期、无症状期)及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期)。 李太生医典专家团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兼艾滋病学组组长,清华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 因HIV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主要预防措施为采取安全性行为方式 疾病晚期会并发严重感染、恶性肿瘤 无法治愈,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进展 疾病定义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亦称艾滋病病毒,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可导致人体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于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本病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 流行情况 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男女均可发病,截至2017年底,全球现存活HIV/AIDS患者3690万例;中国现存活HIV/AIDS患者758610例,2017年新发现HIV/AIDS患者134512例(其中95%以上均是通过性途径感染),当年报告死亡30718例。 传染源 感染HIV的人都是本病的传染源,包括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传播途径 HIV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胸腹水、羊水和乳汁等体液中,其感染和传播途径包括: 经性接触: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经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 经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15~49岁发病者占80%。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静脉注射毒品者、与HIV/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人群、性传播感染(STI)群体等。 疾病类型 HIV病毒可分为HIV-1和HIV-2两型,我国以HIV-1为主要流行株。 感染HIV病毒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感染阶段,可分为HIV感染者(急性期、无症状期)及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期)。 艾滋病患病的唯一病因是HIV侵袭机体,造成感染。HI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基本病因 艾滋病患病的基本病因是HIV侵袭人体,破坏CD4+T淋巴细胞(属于人体的免疫细胞),造成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抗感染和癌症的防御功能下降。 有关HIV病毒的感染过程,现有以下几个阶段: HIV进入人体后,在24~48小时到达局部淋巴结,5天左右在血液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成分,继而发生病毒血症,导致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期CD4+T淋巴细胞会出现一过性迅速减少。 大多感染者不经过特殊治疗,CD4+T淋巴细胞可自行恢复至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 但由于机体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未经治疗的患者会经历无症状感染期和有症状感染期两个阶段。 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典型进展、快速进展和长期缓慢进展3种类型。 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时间变化较大(数月至数十年不等),平均约6~8年,无明显不适表现,仅血液检查提示为CD4+T淋巴细胞数量持续缓慢减少; 有症状感染期:CD4+T淋巴细胞再次快速地减少时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多数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350个/μl以下。部分晚期患者甚至降至200个/μl以下,并快速减少。 诱发因素 以下因素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可增加患病风险。 无保护的性行为,肛交比阴道性交风险更大。我国男男性行为感染HIV者病情进展较快,感染后多数在4~5年进展到艾滋病期。此外,多性伴者感染风险会增加。 静脉注射药物或毒品者。 与性传播感染(STI)群体有性接触。
2,自愿咨询检测包括哪些流程
检测前咨询:说明检测的意义,明确检测是自愿、知情、保密的;了解当事人的危险行为因素,评估感染危险程度;确定接受检测后,填写自愿咨询检测表;进行检测:为保证当事人尽快得到检测结果,并接受检测后咨询,一般采取艾滋病抗体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后咨询:说明检测结果;如是阴性结果,告知当事人应避免危险行为,鼓励当事人促进其性伴接受咨询检测;如是阳性结果,帮助当事人了解后续确证检测流程,并提供相应咨询,鼓励当事人促进其性伴接受咨询检测。
3,哪些人更应进行自愿咨询检测?
为了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减少传播艾滋病的目的,对以下情形者,建议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具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如多个性伴侣、性病患者、同性恋人群、静脉吸毒人群、有卖(受)血史者等;长期原因不明的腹泻;原因不明的身体消瘦(一个月体重下降10%以上);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视力改变;原因不明的出现皮疹;原因不明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原因不明的口腔霉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