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会计实操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请问‘汉痴’是什么意思?

请问‘汉痴’是什么意思?

  汉痴是指女色狼。

  汉痴一词是由痴汉引申而来,痴汉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在中国的本意是痴心,痴情的男人。而在日本,是负面的意思,意指在公众场合用身体部位去搔扰她人,色情狂。东京,这个全世界人口密集最多的城市,也是全球电车最发达的城市,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电车的频繁开动,仍是疏散不了人群的挤迫。造就了痴汉的产生。

  为此,汉痴则跟痴汉的角色相反,是指女性对男性的行为。

2,武汉有个姓何的amp;quot;岔巴子amp;quot;有个讲麻将的单口相声叫什么名字啊?

你说的是夏雨田的作品---独角戏《麻厂长》。但武汉没有姓何的“岔巴子”!有关的相声名嘴,楼上那位说的名字完全正确,这里就不重复了。nbsp;nbsp;nbsp;nbsp;你提到的那段话完整版如下:“麻将打得好,说明有头脑;麻将打得精,说明蛮专心;麻将打得细,说明懂经济;麻将通宵“嘎”,说明干劲大!赢了金山不发泡,说明心理素质高;输掉裤子不投降,说明竞争意识强。” 查看原帖>>

3,家庭关系烦恼感情

 做一件事情,如果担惊受怕,而且前途未卜,为什么不去转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呢?
  现在来说,做网店赚了的很多,赔了的也很多,并不能说是一个稳妥的事业。虽然给自己做老板是很惬意的事情,但是真正涉及到钱的问题,你就会知道自己当老板需要面对更多未知,更加多的痛苦。
  就拿你娶老婆这件事情来说,就算是这个女孩子肯跟着你干、人还不错,但是你觉得自己的初衷是对的么?两个人在一起,如果多了利用这一层,那么后来的痛苦不是简简单单离婚可以解决的。
  看你说的,如果你清债务了,手头还能剩四五万,是不是你父母也不会受人控制了?那么你是不是有更多的自由出去闯?
  不知道你现实的情况,但是,如果是这样的,希望你不要刚刚开始就贪那么多,慢慢来。如果是年轻人,什么都没有正常,毕竟老爸老妈不是那么有钱,那么如果这个时候就承受着那么多的压力,左顾右盼亦步亦趋,年轻也就没有什么好自豪的了。
  再退一步,如果做一件事情让你如此痛苦,即使你能挣到钱,你用什么来补偿自己的痛苦呢?做人最起码要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吧?
  一面之词,希望能作为意见参考一下。

4,下面这些用武汉话怎么说?

爸爸 老特(té)

妈妈 老梁

弟弟 弟弟

妹妹 妹妹

姐姐 姐姐

哥哥 拐子 锅锅

叔叔 叔叔(第一个“叔”是二声,平舌音soú,第二个是一声“搜”)

伯伯 白白(bé 没的这个拼音,但是是这个音,自己发。)

爷爷 爷爷

奶奶 lǎi lǎi

外公 爹爹

外婆 家家

外甥 外外

表弟 表弟

表妹 表妹

表哥 表锅,拐子

表姐 表姐


还有就是补充的

阿姨 līang līang

老婆的弟弟 舅辫子

岳父 老亲爷

岳母 老亲líang



武汉话是没有翘舌音的。没没有鼻音。

5,谁有骂人的拼音(英文)缩写网络语言???

拼音缩写流行语意思: 1、yygq :阴阳怪气,不直接说出想法或者意思,却用一些词来含沙射影指责或暗示某些人或事,有一些小人的意思。 2、u1s1:有一说一,有一说一是用来反驳用的,并且还是有理有据。 3、zqsg:真情实感,其含义为认真了、走心了的意思,是如今的饭圈常用语。 4、dssq :大势所趋,用于讽刺一些制作目的就是为了跟风玩梗,博取眼球的作品。 但现在已经变成形容“传播速度快,知名度迅速扩张并被滥用的梗”。 5、dbq:对不起,谦虚礼貌地表达歉意用语。 6、cgx:处关系,“处关系”的拼音缩写,比如说和朋友、和姐妹、和父母兄弟处好关系、处对象等。

6,求英文缩写骂人?比如SB那些。

①fuck you: 艹NM! ②A-hole : 你真贱! ③Take a hike!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吧! ④Shut up!闭.嘴! ⑤Drop dead.去.死吧! ⑥bastard!杂.种! ⑦What a stupid idiot!真是白.痴一个! ⑧son of a bitch! 狗.娘.养.的! ⑨get out:滚! 夸人的英文短语: ①good-looking:好看的。 ②attractive :有魅力的,迷人的。 ③pretty :相当漂亮的。 ④smoking hot :极其迷人的。 ⑤stunning :美艳至极的。

7,“扣字”、“滚刀”、“唠嗑”、“散扣”、“另类” 这五个词语分别是什么意思 ?举例说明

1、扣字 读音:kòu zì 释义:扣字原本通常指的是网络交流平台打字,扣字是其一种叫法,扣字的人叫都被叫做扣字手。如今扣字盛行于网络,归类为一种网络平台骂人方式,寓意打字比赛,扣字代表人物如圈圈等。 造句:公屋清洁扣字制推行以来,有一公屋租户扣满十六分,被房署发出终止租约通知。 2、滚刀 读音:gǔn dāo 释义:刀齿沿圆柱或圆锥作螺旋线排列的齿轮加工刀具﹐用于按展成法加工圆柱齿轮﹑蜗轮和其他圆柱形带齿的工件(见齿轮加工﹑齿轮)。根据用途的不同﹐滚刀分为齿轮滚刀﹑蜗轮滚刀﹑非渐开线展成滚刀和定装滚刀等。 造句:马铃薯切成滚刀块;洋葱切小丁;葡萄乾泡水约5分钟,沥乾。 3、唠嗑 读音:lào kē 释义:闲谈,聊天。 造句:打打牌,唠唠嗑,喜庆气氛渐渐热。贴春联,包饺子,龙年吉祥又快乐。趁着龙年还未来,春晚还未开,我的祝福带着好运提前来,祝龙年万事如意! 4、散扣 读音:sǎn kou 释义:最早是从唠嗑里演变过来的,后来词汇慢慢的犀利起来,就出了散扣这么一个词,散扣其实跟【词汇】是一个意思,只是一些装比大手造谣出了词汇这么一项。 造句:你自己给我说说其实词汇跟散扣有分别吗? 5、另类 读音:lìng lèi 释义:另外的一类,指与众不同的、非常特殊的人或事物;与众不同;特殊。 造句:利物浦的口号多少显得另类:背水一战。

8,武汉方言的笑话?

一、 称谓常用语
1.老特 (=爸爸)
2.老俩 (=妈妈)
3.拐子 (=哥哥)
4.外外 (=外甥)
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
6.老亲爷 (=岳父大人)
7.老亲娘 (=岳母大人)
8.老几 (=人,常与"个"连用。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
9.麻木 (=人力三轮车)
10. 扁担 (=挑夫)


二 、生活常用语
1.蛮扎实 (=厉害)
2.苕吃哈胀 (=猛吃很多东西)
3.条子 (=身材)
4.胯子 (=腿,胯读3声)
5.灵醒 (=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
6.称透 (=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
7.打赤巴 (半裸)
8.打挑瓜 (全裸)
9.条举 (扫帚)
10.浮子(毛巾抹布等)
11.滋 (=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
12.灶妈子 (=蟑螂)


三、聊天常用语
1.么斯(什么)
2.冇得(=没有。准确地说,冒得的"冒"应写为"冇")
3.是说唦 (=表示赞同)
5.耍拉 (=麻利)
6.铆起/铆倒 (=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
7.喔涩 (意思同上,"喔"读2声)
8.是/不是那个事 =(①是/不是那回事; ②像/不像样)
9.晕 (=慢性子)
10.豆里 (=里面)

四、吵架常用语
1.你莫跟老子"翻"。 (意:你不要惹我。)
2.老子"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哈读4声)
3.你不识"黑"是吧? (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黑读核2声
4.你要"么样"? (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
5.苕头日脑 (=很笨)
6.板马日的 (武汉人只怕也说不出真正的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
7.谍务 (=故意地)
8.心里冇得数 (=心里没有数。数读"瘦"。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
杰; ②跟老子等倒起...)
9.弯管子 (=很蹩脚,极不正宗)
10.搞么斯唦 (=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
11.搞不清白 (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
12.裹筋 (=纠缠不清或理不顺。裹=搞或复杂的意思,如"裹不清白
"、"这题目满裹人")
13.扳沙 (=不停地动)
14.敲死 (=(广州话)衰人)
15.翘胯子 (=①翘二郎腿 ②呜呼哀哉)
16.不中神 (=不行了)
17.鬼款/瞎款  (=胡说、乱讲)
18.翻翘 (=不服气,"翘"读1声)
19.德罗 (=得意,"德"读3声)
20.掉得大 (=出丑、吃亏)
21.掉底子 (=丢人)
22.嚼叽/嚼腮/嘀哆 (=罗里罗唆烦人得紧,三词大意相似)
23.蛮扎得 (=喜欢乱嚷嚷)
24. 岔巴子 (=多管闲事)

9,为什么有些女孩子看起来好凶啊?

1.穿衣方面,走欧美路线,拒绝日本软妹风,线条色块简洁,没有多余元素,荷叶边,蕾丝等这些元素不要大面积出现;2.仪态方面:眼神看人的时候千万不要闪躲,这真的是个人体会,我是痘痘体质,脸上因为有痘痘,一直不敢接受别人的直视,也不敢直视别人,后来慢慢改了,总有人可以看到你表面以下的东西;最好不要画一字眉。。。如果题主是肉肉的脸蛋,可以修容,让脸部有立体感,会更有气场一些;身体不要内扣蜷缩型(日本妹子拍照姿势),要呈现打开舒展型(欧美人拍照);3.另外,就是要独立自主啦,这一点很重要,有求于人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的带有讨好的心态。

10,武汉女孩子真是凶,娶了她,怕天天在家噪,怕家无宁日,?武汉女孩真的那难治啊?

1> 大
武汉人自以为 大 ,却不知自己是井底之娃.武汉女孩尤为突出.总认为武汉市人高人一等,却不知人家佛山,东莞,苏州早就从经济,文化超过武汉…..别说其他大城市;武汉女人却自以为武汉"大"呀,强呀,中国没有武汉就不行了....
2> 脏
武汉女孩子偶有几个长得漂亮的,但开口说话真是叫人想呕吐!脏字连天问候别人老母和老父是从头到尾…….;(丑女说话那是让你直接上急诊室)
3> 俗
武汉市这个人称最俗的城市中出来的女人当然会有这一特点, ,和武汉女孩恋爱简直就是谈钱谈家势谈长相…敢俗不可耐之极;
4> 凶
武汉女孩一旦发起脾气 凶 得吓死人,,面目狰狞无比,KB不堪,建议中国的各大导演拍KB惊悚片的女主角一定要来武汉市挑女主角,效果绝对超级棒;
5> 蛮
武汉女孩是不会讲道理的,当别人有理时她就会用”蛮”的手段,讲道理不要和武汉女孩谟讲!(本地人常美化成泼辣)其实武汉市泼妇倒是满大街都是;
6> 装
武汉女孩爱装什么小资小私的,06年在武汉大街上常见一堆”女教练员”(名牌呀,不是阿迪就是耐克,最次也混个森马,李宁)也不看自己在什么场合也不管自己的身材模样,吼着喊着我们最时尚最休闲;还没事品什么咖啡吃西餐的,其实完全不懂硬着头充……
7> 懒
武汉女孩懒,从小就不爱做家务事,自己化妆倒是很勒快.碰一个勒快的女孩是难于上青天!武汉女孩一人在家可以睡到中午,还可以懒得什么也不管就敢出门;
在武汉市最让我和朋友永生难已记忆叫绝的风景是:晚上八点多最繁华的江汉路步行步行街上走来两名MM,每人都身着一套漂亮的新睡衣,谈笑风生中招摇过市,是那样的醒目那样的惊世骇俗!睡衣里隐隐约约地露出紧身内衣,波涛还行.当我们低头一看发现了还有更让人喷血不已的是-----其中一个MM还是穿着锃亮闪闪发光的皮靴,还有我们不小心看到了她的长腿肉色袜裹着一对粗粗地….
(我们不敢再扫视第二眼…)

武汉女孩七大特色, 大, 脏, 凶, 蛮 ,俗 ,装 ,懒.是本人和朋友在武汉多年心得.七大特色宛如 “七种兵器, “;大家千万小心!一不小心中招了,别说兄弟我没有提醒你!!!

11,湖北方言的简介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高级官员最表示,现代社会要提倡“多语多言”,既能讲母语,又能讲外语;既能讲普通话,又能讲方言。有人士认为:语言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外汉语教育持续升温,国内方言生存环境较多宽容、语言实力渐获重视的背景下,领略武汉话魅力,或许能对增强武汉城市“软实力”带来新的启示。武汉市语言文字工作会员会办公室主任喻志军透露,我省将于2014年开建湖北省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据悉,相关部门将在省内各地区遴选方言和地方普通话发言人,参加字词句和文章、日常对话等内容的音视频录制工作。汉剧、汉味小品等方言艺术也将被采录。这些实地采集的语音及其转写的文本将被录入数据库。武汉方言研究专家、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朱建颂说,“普通话要推广,但方言也不容忽视,二者要‘各美其美’。若方言没记录下来,有些文化就会消失。” 武汉人在外地,大多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与人交谈,没说几句,“汉外人士”就判断“你是四川人”。虽说人家有所武断,甚至你可以笑他孤陋寡闻,但不能不说武汉方言曾经传播有限、影响有限。不过,这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比如,武汉方言小品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的表现,最能说明这一点。2006年央视春节晚会上,武汉的《招聘》一炮打响,汉上热议,呼为“开南方小品登全国大雅之堂的先河”。结果是《招聘》小品获得当年春晚节目评比三等奖。“从初一到十五”,武汉上上下下着实为此高兴了一番。夜读当红名家易中天《读城记·武汉三镇》,深深地为里面一段话所感悟。易中天说:“武汉话和北京话一样,都具有艺术性和戏剧性。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听北京话像听相声,怎么听,怎么可乐;听武汉话则像听戏,有板有眼,铿锵有力。”戏剧较之于相声,或许更可称大手笔、大制作,于是就有了“板眼”,就有了自己的独有的艺术性和魅力性。这是我的理解。不仅如此,易中天笔下的“武汉三镇”,几成最能代表武汉人性格、武汉人生命劲歌、武汉人可爱之处的“方言大全”。至2006年3月,《读城记》出到第3版,印数至12万多册。武汉话借书扬名,进一步走向全国。又有一件值得窃喜的事情。《士兵出击》走红,人们记下了主角许三多,也记下了说武汉话的王团长。与许三多的家乡话相比,王团长一口汉腔,显得更为地道,让武汉方言在中国人民面前再展魅力。魅力归魅力,实力当实力。相对于一些地方方言已转化为一种文化生产力的现实,武汉方言还得将魅力变为实力,要走的路还很长。考察国内方言实力,较早雄起的是“川普”现象,从《傻儿师长》到《傻儿军长》、《傻儿司令》,再到《凌汤圆》、《山城棒棒军》,等等,巴山蜀水创作出许许多多川味浓烈的好作品,甚至将上世纪60年代拍摄的《抓壮丁》衍生成“王保长系列”,浓浓的川味普通话,具有十分的感染力。其后是“湘普”旋风,湖南卫视在多档节目中,穿插大量的“湘普”,有时还直接插入湘方言,诙谐搞笑,增强互动性,提高了收视率。多年来,以本山大哥的东北话和二人转为代表,不仅几乎垄断了小品领域,而且强劲地向电视剧进军,创作出《刘老根》系列品牌作品。一些最能反映方言文化生产力的地方戏,譬如,用河南方言表演的豫剧长久未见其衰,用安徽方言表演的黄梅戏为人喜闻乐见,用陕西方言表演的秦腔影响西北五省等,还有,“沪普”“侬侬”的电视剧《孽债》,也都代表着语言的穿透力量,体现出方言实力。用方言生产作品,体现出了文化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综合实力。近与传媒界人士言及方言作用,他们中有精深于此道者称,正确运用方言,展现方言艺术和方言魅力,体现了一个地方的文化觉醒、文化自信和文化竞争意识。武汉在这方面也应该走在中部地区的前列。著名地理学家刘盛佳在其新著《中部地区文化发展比较研究》(李星明合著)中,提出“文化先导的中部崛起之路”的观点。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甚至是一种情结。发掘武汉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弘扬其魅力,至少将为武汉文化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提供一个有效的载体。武汉方言,一展魅力正当时或许是因了“川普”、“湘普”、“二人转”文化生产力的启示,或许是因了武汉地域情结的影响,为改变武汉方言的相对弱势地位,武汉人多年前就踏上了展示武汉方言魅力的艰难之旅。在“汉味文化”的大旗下,人们不仅大力挖掘武汉题材,而且直接以武汉方言表现武汉魅力,楚风汉韵走出湖北武汉,影响力在不断放大。闹得最为热火的是广播电影电视中的方言作品。湖北经视从《经视故事会》发展到《咵天》,开辟《阿星笑长开讲》;武汉电视台拥有自己的《江城一家亲》和《道南说案》,著名的《都市茶座》经营6年后,进行全新改版,一天推出一个故事,讲述武汉市民的“酸甜苦辣都市情”。武汉教育电视台创办《新闻故事会》,先是用武汉话演绎人家的故事,后来也用武汉话讲述武汉人自己的故事。2007年7月1日,湖北电视台综合频道开播以武汉方言为主、穿插湖北各地方言的情景喜剧《信了你的邪》。电影《汉口夏日》以武汉人、说武汉话、演武汉事为创意,成为在第59届戛纳电影节惟一获奖的中国影片。武汉方言广告频频出现在电台、电视台中。所有这些令人目不暇接。汉味小品为武汉方言长了一把脸。《招聘》之外,还有《搭白算数》、《你吓我》、《活到就要活快活》等,均以方言喜剧而自称。其间所作的努力,可说是为汉味小品挺进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开南方小品登全国大雅之堂之先河,奠定了相当基础。没有《搭白算数》和《你吓我》的先行,恐怕也难有《招聘》在央视春节晚会上火了那一把。汉味说唱在武汉方言传播中另辟蹊径。2006年以来,以说唱方式演绎的汉味歌曲《卖豆皮》、《双截棍》、《信了你的邪》、《服了你的啄》走红网络。在武汉方言的“说”与“唱”中,不仅有著名艺术名家何祚欢、田克兢、尹北琛、周锦堂、余信杰等,而且出现了笑星主持人阿星、网络歌手段思思等。报刊方言栏目的作用功不可没。只见其字、不闻其声的纸质媒体也纷纷加入武汉方言传播的行列,开辟方言栏目,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比如,《武汉晚报》的《千家街周刊》、《楚天都市报》的《茶馆周刊》辟有专门的武汉方言栏目;《武汉年鉴》的《社会·方言》成为长期传播与研究武汉方言的代表性栏目。其他“艺术性”、“规范化”的武汉方言传播也不可忽视。黄陂区在弘扬木兰文化、提升黄陂形象的过程中,运用传奇楚剧演绎《少年花木兰》的故事,武汉楚剧院创作演出的《三月茶香》入选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竞奖剧目。一些武汉题材的小说作品中也穿插了大量的武汉方言。这是在以“规范化”的武汉方言展现她的特色追求和艺术魅力。只可惜,曾经广泛流传于汉上的湖北四大曲种(湖北大鼓、湖北渔鼓、湖北道情、湖北小曲)几近绝灭。武汉方言,说声爱你不容易。武汉文化传播界为展示武汉方言可谓使尽十八般武艺,爱你确实不容易;增强武汉方言实力,将其转换成文化生产力,进而形成文化产品的规模经营,要走的路还很长,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不容易。

12,武汉方言文化有那些

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语言地图集》和《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所做的归类,湖北方言分为三区,即西南官话区,江淮官话区和赣语区。武汉话,属西南官话武天片,有武汉老城区方言和新城区方言之分,其中最正宗的是武汉三镇老城区的方言。包括武昌地区北至积玉桥,南到武泰闸,东至宝通寺(及关山地区),西临长江以司门口为核心的地区以及汉口铁路内城区和汉阳鹦鹉大道建港以北,汉阳大道七里庙以东片区。在建国之前,武汉三镇之间方言也有所不同,有些词汇和语调不完全一致,有细微差别,建国之后,三镇往来互通,三镇老城区方言几乎已完全相同。
中文名
武汉话
外文名
Wuhan Dialect
使用地区
武汉及其周边地区
语 系
汉藏语系-西南官话-武天片
目录
1 简介
▪ 汉腔汉调
▪ 三大特色
2 理论研究
3 变调现象
4 常用口语
▪ 你吓我
▪ 闹眼子
▪ 挑土
▪ 撮虾子
▪ 起篓子
5 形成原因
▪ 称谓常用
▪ 吵架常用

简介
编辑
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语言地图集》和《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所做的归类,湖北方言分为三区,即西南官话区,江淮官话区和赣语区。武汉话属于西南官话区。[1]
西南官话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的绝大多数汉语地区。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许多武汉人在外地,一开口说武汉话,就容易被误认为是四川人。
其他属于西南官话的湖北城市还有,荆州、襄阳、十堰、宜昌、恩施等;而属于江淮官话区(楚语)的有:黄冈、孝感、黄石等;属于赣方言区的有:赤壁、咸宁、大冶等。
方言片区的划分,主要是基于语音的共性特征,比较特殊的语音和地域的整体性这三点。[1]
“武汉人不讲武汉话讲么事咧?”武汉人说武汉话天经地义,很少有人会去追问武汉话的起源。其实,武汉话是漂在长江里、系在码头上的,它在三镇贩夫走卒的肩膀上晃荡,随着武汉商业的兴旺而发扬光大。

汉腔汉调
武汉话,属西南官话武天片,有武汉老城区方言和新城区方言之分,其中最正宗的是武汉三镇老城区的方言。包括武昌地区北至积玉桥,南到武泰闸,东至宝通寺,西临长江以司门口为核心的地区以及汉口铁路内城区和汉阳鹦鹉大道建港以北,汉阳大道七里庙以东片区。在建国之前,武汉三镇之间方言也有所不同,有些词汇和语调不完全一致,有细微差别,建国之后,三镇往来互通,三镇老城区方言几乎已完全相同,被汉口话所统一。青山区、洪山区方言武汉话中普通话的成分更强。各新城区与武汉主城区的语言略有差别,但是大体上与武汉话相同,因此很容易的互相沟通。其中黄陂话差一点被法定成普通话,有人用汉腔来编排电视剧,有人在挖掘武汉调曲艺,其心在于与时下流行的津腔川调一争高低,捍卫本土的方言文化。
北方寒冷多风沙,说话时口型不宜太大,因此语音中多卷舌,鼻音重;四川多山,山上山下喊话,要着力提高语言尾音,更有山体回声,悠扬委婉;江南气候宜人,说话时可以细声慢语,不会有语言障碍。
武汉当年是湖区,多数人必定靠湖而生,采摘莲藕摸些螺蚌,男人划着木筏下湖,女人烤熟了一只野鸭,会对着湖面喊叫:“回来奇楼(吃肉)……”,率直响亮。

三大特色
没有卷舌音。和北方大量的卷舌音相比,武汉语音中几乎找不到:zh、ch、sh、r这些卷舌音,
没有卷舌音的结果使得语音过于裸露,少了一些修饰。
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武汉话里,“陈程”不分、“身生”不分、,“真争”不分。

理论研究
编辑
所谓五度标记法,就是按中国语言学家赵元任设计原意和国际音标的规定,用类似于音乐的do·re·mi·fa·so的五个音高(及五度)来表示声调语言的声调变化,据理论证明,5度已经足够表示所有声调语言的声调变化。因此,此处给出武汉话的五度调值及其与普通话调值的对照表,以方便对有兴趣者对武汉话的学习。

  
武汉话

普通话



阴平

45

55



阳平

12

35



上声

21

214



去声

15

51


但是请注意几点:①此处的调值系单读调值,多字连读时会有变调现象,后面将会讲到。②武汉话作为官话里的一个分支,具有明显的官话特征,即只有“三声”—平声·上声·去声,相比与中古汉语少了入声,不过这里的三声不是说这有三个声调,因为平声分出了阴平阳平两个声调,所以仍然是四个声调。所谓入声,就是有以-k·-p·-t为塞尾的音节,是因为武汉话隶属的西南官话有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入派阳平,后面将会详细解说。③所谓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就是指官话(如普通话)里的一二三四声,武汉话学习者可以将其与普通话一一对应然后改变发音调值即可,不过由于入派阳平的存在,并不是能够完全对应的,这也是武汉话的特色所在。

变调现象
编辑
所谓变调现象,就是指声调语言中的由调音节在一定情况下发生音调变化的情况,如我们都知道的普通话中存在两个三声(上声)连续时前一个三声念二声的现象(严格来说是变调为24·214,和35·214有区别)。武汉话中也有这个现象,主要有两种类型:
①上声变调
与普通话的上声变调类似,武汉话的上声也存在变调,但规则不同:
只有上声字单读或者在语言停顿的末尾,它才保持原调;其它情况均变调为22.
例:你洗了澡冇?&我已经洗了澡,你咧?
前一句中的“澡”字,由于在句中,故变调为22,而后一句的“澡”保持原调,即21.
这个变调的变化幅度不明显,造成很多人在学习武汉话是出现声调方面不地道的现象,但地道武汉话母语者,则很容易区别这两者的区别。
②调化阴平
这种变调是普通话中没有的,它的规则如下:
1.叠词的称呼
如“爸爸”“爷爷”“浩浩”“婷婷”等叠音的称呼词中,第二个字一律变为阴平声,即一声;但若两字原调为上声,可变可不变,如“奶奶”“姐姐”。
2.习惯的变调
这类词没有规律,需记忆,亦为第二个字改念阴平。此处进行一定总结:
屋里 角落 得罗 姑娘 麻木 笤帚 里面
这个现象很类似于北京话或普通话中的轻声现象,因此语言学家推测这是由于在清朝时受满语影响造成的。
入派阳平现象
由于入声的消失,原来的入声字全部转为阳平(二声)的现象。这是西南官话特有的,而其他官话如北京话或普通话中,古入声字转入其它各各音调,因此有很多武汉话,普通话异读(即不能一一对应)的自出现。此类字无任何规律,需记忆,但对于母语为现今仍保留入声的粤语,吴语,闽南语,客家话等的武汉话学习者来说,就很容易了,因为只需要把入声字全部念为阳平即可。这类字数量极其多,本文列举一些常用字,更详细的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入声字大全”。
数字里有:一,六,七,八,十。
常见物品:物,屋,笔,轴,竹,肉,雀,药,月,力,粒,客,脚
常用动词:得,乐,觉,没(沉没),接,
颜色:黑,白,绿。
助词:别,不,皆,
其它:叔,薄,落,
(备注:“,”表示没有列举完“。”表示该类列举完全)
(以后将会推出更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包括武汉话特殊的声韵母问题和特殊的语气助词问题)

常用口语
编辑

你吓我
这是时下武汉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与此关联的还有口语:非洲伢的爸爸—吓(hé)老子;非洲爸爸跳绳子—吓(hé)老子一跳。

闹眼子
源自武汉话,黄陂话。眼子,闹眼子,两个词是有区别的,眼子,本身是指的一件事,准确来说是一件已经不被人相信的事。而闹是动作是指已经在做了。闹眼子的含义大为广泛,但总的来说可以归结出两种含义:一种是不诚信、欺骗;另一种是胡闹、瞎闹。根据这两种意思我们可以得出,所谓眼子是指一切不诚信、欺骗和瞎胡闹所存在的结果与事实。而闹眼子是指造成一切不诚信、欺骗和瞎胡闹所存在的结果与事实的行为。注意,闹眼子是一种行为,闹最终的结果是眼子。另一说法则是由一著名的山寨版配音的恶搞影片出名。经常涉猎网络的网友应该看过一部经典的黄陂话恶搞片《无间道黄陂话版》。

挑土
暂时代替某人做某事。来源于麻将。因为打麻将又称 "修长城",打麻将手气不好时让人替打几把,好像帮人家挑土一样。后来又扩大到"的士"司机的换班以及帮人做事了。

撮虾子
指偶尔赚点小外快,撮(或戳),相当于北京话的"捣斥"或广州话的"炒耕",如:"戳来戳去冇(音同“冒”)戳出么名堂"。

起篓子
撒网捕鱼后,起网时捞起很多鱼。形容一下子发财了。

形成原因
编辑
现今的武汉话是在古代汉阳府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吸收周边迁来居民的方言而形成的不同于原先汉阳官话的方言。“上古时代的楚国语言,经过动乱和移民,融进了北方语。而到明代初期,汉江改道,汉口从汉阳分离出来,名为汉口镇,并崛起为新兴码头,但仍从属于汉阳府管辖,内部通汉阳官话,汉口镇交通的便利迅速吸引周边地区的人们来此经营、定居,逐步形成了以汉阳官话为基础、融进周边移民语言成分、具有独特色彩的汉腔。至上世纪40年代末,三镇合一,原来的方言内部的差异逐步缩小,形成基本统一的武汉话。

称谓常用
1.老头[te,发音为第二声] (爸爸)
2.姆妈=老娘 (妈妈,"木"带鼻音)
3.拐子 (哥哥)
4.侨资(朋友)
5.外外 (外甥)
6. 伙介(伙计,朋友)
7.舅辫子(=妻子的弟弟)
8.老亲爷 (=岳父大人)
7.老亲娘 (=岳母大人)
9.老几 (=人,常与“个”连用。如“那个老几才是过瘾”,“有个老几”。
10.麻木(=人力三轮车,另有嗜好的意思:例如酒麻木,形容饮酒成瘾。)
11. 扁担 (=挑夫)
12.儿子(自己的儿子)
13.姑娘(自己的女儿)
14.儿子伢(男孩)
15.姑娘伢(女孩)
16.娘娘(亲叔叔的老婆,发音一声,边音liang)
17.的哥(男出租车司机)
18.的姐(女出租车司机)
生活常用
1.蛮砸实 (=厉害)
2.苕七哈胀 (=猛吃很多东西)
3.条子 (=身材)
4.胯子 (=腿,胯读3声)
5.灵醒[ 醒去后鼻音xin,发第三声] (=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
6.称透 (=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
7.打磁巴 (赤裸上半身,多用于男性)
8.打挑夸 (全裸)
9.条居 (扫帚)
10.浮子(毛巾\抹布等)
11.滋 (=擦,如橡皮擦叫做“滋皮”)
12.灶妈子 (蟑螂)
13.奏(做)
14.六,肉,绿(这几个音的词,都发"楼"的音)
15.灰面(面粉)
16.拉刮(脏)
17.国拉(角落)
18.抖狠(逞强)
19.闹眼子=闹醒黄(瞎胡闹,走过场)
20.撮白(撒谎骗人)
21.板沙(闲不住)
22.板(动)
23.发抛/装精(类似于装B)
24.造业(可怜类似)
25.搓格子(搓澡,格子是指死皮)
26.提提(跟班)
聊天常用
1.么斯(什么)
2.冇得(=没有。准确地说,冇,音同“冒”。)
3.是说唦 (=表示赞同)
5.耍拉 (=麻利)
6.铆起/铆倒 (=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
7.喔涩 (意思同上,读作"哦丝")
8.是/不是那个事 =(①是/不是那回事; ②像/不像样)
9.晕 (=慢性子,一般指做事)
10.豆里 (=里面)
11.紧搞个么斯唦(=表示一直在干么件事)
12.克鸟冇(=去了没)
13.敌到(=抓到)
14,谁哪个(无论是哪个人)
15.谁么斯(无论是哪个东西)
16.贼(聪明)
17.板眼(本事)
18.昂(叫,喊)
19.非洲人滴爸爸跳高{吓[黑](武汉话中"吓"发音同"黑")老子一跳}

吵架常用
1.你莫跟OOXX“翻"。(意:你不要惹我。“翻”:招惹,反对,对着干,OOXX)
2.OOXX“呼"你两哈的。(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哈读2声)
3.你不识“黑”是吧? (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黑读核3声
4.你要“么昂”(唦)? (意:你想怎么样? ;你是不是想打一架?)
5.苕头日脑 (=很笨)
6.板马日的 (很脏的骂人话,含义和用法类似于“你他妈的”;“个板马”意思类似语气较轻,更为常用)
7.叠误 (=故意地)
8.心里冇得嗽 (=心里没有数。“数”读作“瘦”。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 ②跟OOXX等倒起...)
9.弯管子 (=很蹩脚,极不正宗)
10.搞么斯唦 (=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
11.搞不清白 (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
12.裹筋 (=纠缠不清或理不顺。裹=搞或复杂的意思,如“裹不清楚”、“这题目满裹人”
13.扳沙 (=不停地动)
14.拷死 (拷同敲,敲打,敲死)
15.翘胯子 (=①翘二郎腿 ②呜呼哀哉)
16.不中神 (=不行了)
17.鬼款/瞎款 (=胡说、乱讲)
18.翻翘 (=不服气,“翘”读1声,也用“扳沙”的意思,如长辈警告小孩子说“你莫带那里翻翘哈”)
19.德罗 (=得意,“德”读3声)
20.掉得大(=出丑、吃亏)
21.掉底子 (=丢人)
22.嚼叽/嚼腮/;嘀哆(dí duō) (=啰哩啰嗦烦人得紧,三词大意相似)
23.蛮扎得 (=喜欢乱嚷嚷)
24. 岔(cà)巴子 (=多管闲事)
25.检倒(jiǎndǎo)(=收起来,不要这样了)
26.扯皮(吵架,打架)
形容词
词汇汉语拼音释义 例句
屁 pì 小气
刮气 guaqì 帅
裙 diao 强(多用作感叹)【三声】
喝 hē (一声)非常
聊撇(liaopie)(用普通话解释,大概就是简单一点,直接一点的意思)【撇读成一声】
武汉人都是活雷锋(用武汉话读,挺好玩的)
老张开车克武汉——擂鸟!
肇事司机抖过狠——闪鸟!
多亏一过武汉伢,
送克医院钌五针— —好鸟!
老张丢他两活烟,牌子怀鸟他不要,
他说—— 我们乐滴都是武汉人,
我们乐人讲胃口滴很,
我们乐滴冇得乐种人,
擂鸟人那兴抖狠。
我们乐滴都是武汉人,
我们乐滴麻孟多滴很,
我们过早都七热(音同“乐”,读3声)干面,
我们抽烟只抽 “黄鹤楼“!
拐子,借过火~~!

  *** 动 词 ****
  过克 冒得 不晓得/找不到;奇饭咽菜;过早 宵夜;拉希 喔尿(sei)喔耙耙
  赫得一噻(吓一跳)喔斯的昂 嚎丧 死尔的得 卯得搞 嘎得搞 顶得搞 鬼搞 紧搞
  玩朋友 有情况 撩她(逗)豁她(哄)屁倒她(宠)呕她(气)阂她(咯吱)咔她(掐)
  抖狠 抬杠 纠筋 结根 骗赖 犯嫌 服卓 嘎事 亡命 找歪 以歪就歪 搓反梭子 希皮流水
  窟到地哈(蹲)捅到荷包逗里 闪侉子 擂脑壳 挝一脚(zhua) 呼一巴掌 夯一棍子
  哒哒一高(摔一跤)咖过克(跨过去)扎开(敞开)学冰棒(xuo吮吸)过不得(同情)
  翻扬 翻眼陋吼;闹醒惶 醒到媒;嘴劲 瞎款 款鬼话 嘀嘀嗒 嘀多 嚼牙腮 炒宪饭
  装啧 装濑 装佯 装闪 装抛 抛闪 吊妖 要味 讲胃口 钌几针 厥几针 趋几针 欣莫规矩
  酣吃哈睡苕长肉 臭屁懒耳得 洞庭湖里吹喇叭 我才是不信你的个邪咧
  **** 形容词 ****
  有板眼 有哈数;拖脖子 扬天神;好吃佬 懒居;屁鸡油子 姨娘;万金油 搅屎棍
  琛透 玩味 俏皮;滥约 栽卓 爷乌;汀头 差火;啰粘 耍拉;闹哟 闷鼓子
  林醒(净)拉瓜(脏);韩(咸)塔(烫)摁(硬)
  拐(坏);楼(鲁莽);拽/吊(酷);衩(开放)衩得搞;插(多嘴多事)插巴子
  敖(厉害)怀(差);贼(聪明)苕(傻);狠(猛)赖(弱);苕货 怀货 赖货
  苕头二脑 苕得不汀进 苕脱了节 糊米酒 哈巴子 懂懂呛(tiang);个板马养的……
  像个尿灯(sei)流鼻涕嗒涎 瘦脊骨勒子 嘎生半吊子 斩板(义气)八万(摆架子)
  穷得发吼 尖屁货 抠屁眼吮指甲 揢斤卡两 得罗不过(得意)蒙扎了的(愣)毛金火辣
  歪七唆八 撒到俄国二 黑漆妈曲 乌漆妈黑 光门(只)随么斯/哈寺(都)
  蛮窝心 蛮淘神 蛮磨人 蛮扎实 蛮造爷 蛮过瘾 蛮须服 蛮享福 蛮养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