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会计实操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买卖个人信息最高可处7年有期徒刑,买卖个人信息为何违法?

买卖个人信息最高可处7年有期徒刑,买卖个人信息为何违法?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中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中明确规定,个人信息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一旦出现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由此可见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1、什么是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一般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号码等。最常见的就是在我们申请银行卡或者提供相关资料的时候,经常会填写一些姓名,出生日期,电话号码,这些都属于我们的个人信息,希望大家能够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人员所收集泄漏。 2、不得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更不得买卖个人信息。 现在大家用手机都会发现很多手机APP会因为用户的使用需要用户提供一些必要的个人信息,有的APP却除了提供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个人信息之外,还会让消费者填取一些非必要的个人信息。作为经营者不得采取一系列不必要的非法措施来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并且非法买卖,公开消费者个人信息。不要因为自己的过失,买卖个人信息造成最高7年的有期徒刑。 3、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首先我们要积极的学习个人信息保护法,提高自己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便在不得之时用法律武器来顾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要保护好带有自己个人信息的各种资料照片,比如说身份证的复印件我们用完之后一定要立即销毁,以避免被非法人员捡到。最后当自己的个人信息受到侵害的时候,要积极主动的向个人信息保护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买卖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

法律分析: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购买他人个人信息违法吗

法律分析:购买公民个人信息是犯法的。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和个人,不得贩卖或购买个人信息,否则就属于犯罪,需要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和责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要以刑法的方式进行处理的,情节严重者更是要受到有期徒刑的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4,花钱买个人信息违法吗

法律分析:1、因为在未经本人允许的情况下盗取他人个人信息侵犯了公民个人的权益,因此属于犯罪范畴。购买个人信息违法,严重时就会构成犯罪,受到刑法追究。一般来讲,买卖隐私信息将构成违法行为,但买卖信息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基于不同的目的,涉及个案,需要具体认定。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2、在网上花钱买别人的隐私信息,会产生民事责任后果,受害人可以要求泄露信息的人和购买信息的人承担侵权责任,对此根据侵权责任法,要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当尊重和保护每个公民个人的隐私,隐私也是个人的人格尊严乃至人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隐私,就没有人格尊严,对于公民权利的保护就是不完全的。 3、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 4、明知道是隐私信息而去购买,购买信息的时候已经在预备犯罪了,虽然不一定构成犯罪,但买卖信息的过程中,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只要买到了,不管用不用,都侵害了对方的隐私权。 5、隐私的信息、隐私的活动、隐私的空间,都属于公民个人隐私保护的范围,当前中国推行实名制,个人信息泄露危害更严重,隐私的泄露、买卖已经成为一个黑色的链条,这个商业模式本身就是非法的,需要构建隐私信息安全型的网络环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管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5,买卖个人信息怎么定罪

贩卖个人信息达到严重程度的会以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6,《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买卖个人信息会被如何处罚?

买卖个人信息可有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也可能会处以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出台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个人信息保护法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对互联网公司的各种滥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了约束。与此同时,用户的个人信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人们在使用各种APP的时候也会更加安全。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行。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试点工作之后,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在使用APP的时候不用再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问题。因为当互联网公司滥用用户的个人信息的话,互联网公司将会受到严格的处罚,有关事件的责任人也会受到个人处罚。 二、买卖个人信息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此之后,如果公司或个人出现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行政行为将会被直接追究刑事责任。在情节比较轻的情况下,个人会被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个人很有可能会被处以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也会被处罚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会全方位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用户的互联网行为保驾护航。 三、用户需要严格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虽然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出台,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企业都会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就意味着这个人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具体消费习惯。如果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出去了,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收到一些电话骚扰,有时候也会涉及电信诈骗,大家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