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红七军出了哪些将军

1、张云逸 张云逸(1892年8月10日-1974年11月19日),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人。红军时期,历任红军第七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955年) 2、莫文骅 莫文骅(1910-2000),原名莫万,字六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军参谋,第十九师辎重队队长、连长、连政治委员,红七军直属政治处主任,上犹、崇义游击队指挥部临时总指挥。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扩展资料 1929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代表邓斌(邓小平)及张云逸、雷经天、韦拔群等领导广西警备第4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军,在广西百色举行武装起义,成立红军第7军。 张云逸任军长,邓斌任中共红7军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龚鹤村(龚楚)任参谋长,陈豪人(陈昭礼)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第2、第3纵队,共4000余人。 红7军成立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政治工作制度,广泛发动群众,创建右江苏区,部队迅速发展到7000余人。
2,红七军有哪些将领
百色起义的红七军,一共出了一位大将,二位上将,四位中将,十余位少将。 一、大将军张云逸 (1892——1974) 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上僚下村人。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同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他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参加长征、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参与领导新四军的组建、整编等工作。 二、上将韦国清 (1913——1989)原名韦邦宽。广西省东兰人,壮族。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是历史上任政治局委员时间最长的开国上将。曾任军委干部团营长,红军大学特科团代团长,教导师特科团团长,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三、上将李天佑 (1914——1970),广西省临桂县人,汉族客家人。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曾任中共中央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天佑同志被广大指战员誉为“虎将”。在平型关大捷等一系列战斗中,都表现非常出色。 四、中将莫文骅 (1910——2000),原名莫万,字六琴。广西省南宁市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同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他一生戎马倥偬数十载,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为中国人民的伟大解放事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博学多才,兼资文武,素有“儒将”之称。 五、中将覃健 (1911——1959),原名覃秀华,曾用名谭健。广西省东兰县人,壮族。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同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覃健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英勇善战,功勋卓著。 第六、中将冼恒汉 (1911——1991),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人,壮族。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七、韦杰 (1914——1987),广西省东兰县人。壮族。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同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还有少将韦祖珍(1912——1982),黄新友(1912——1985),黄惠良(1912——-1975),卢绍武(1906——-1978),欧致富(1913——-1999),姜茂生(1912——-1985),覃士冕(1914——-1981),覃国翰(1912——-1996)等等。 我们现的生活来之不易,都有这些革命先烈的奋勇战斗,缅怀英雄,向他们致敬!
3,红七军出了哪些开国将领
一位大将,两位上将,三位中将,十二位少将。
张云逸大将、韦国清上将、李天佑上将、 洗恒汉中将、莫文骅中将、韦杰中将、叶季壮中将、卢绍武少将、祖珍少将、吴西少将、朱鹤云少将、黄惠良少将、覃士冕少将、欧致富少将、王展少将、黄一平少将、袁也烈少将。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是1929年12月11日广西百色起义时建立的。军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邓小平,参谋长龚楚,政治部主任陈豪人。晋中之窗经党中央批准,红七军组织了七人前委。红七军组成后,晋中之窗在前委和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下,坚持了右江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秋,红七军奉命北上。晋中之窗此后主力转战于黔、桂、粤、湘、赣五省边境,经大小战斗百余次,晋中之窗行程6000余公里,于1931年2月到达湘赣革命根据地。晋中之窗进入中央苏区后,编入红三军团建制。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整编后,红七军与红二十一军缩编为红三军团第五师。
4,红七军是谁创立的?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军团主力部队之一。1929年12月11日,国民政府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军2800余人,在百色举行起义,宣布成立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参谋长龚鹤村、前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陈豪人。下辖第一纵队,纵队长李谦、政治委员沈静斋;第二纵队,纵队长胡斌、政治委员袁任远;第三纵队,纵队长韦拔群、政治委员李朴。
5,粟裕在解放战争中有哪些贡献?
解放战争国民党军全面进攻阶段,用于华东战场的兵力为25个整编师68个旅,占其进攻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而在其重点进攻时,用于山东战场的兵力为60个旅,占其重点进攻总兵力的64%。 解放战争头半年,我军进行较大战役22次。歼敌2万人以上者3次,粟裕指挥了2次;歼敌3万人以上者1次,为粟裕所指挥。 解放战争第一年,我军进行较大战役42次。歼敌2万人以上者11次,粟裕指挥了6次。歼敌3万人以上者8次,粟裕指挥了4次。 解放战争开始到渡江战役前,不算三大战役和太原战役,我军进行较大战役103次。歼敌2万人以上者35次,粟裕指挥了10次;歼敌3万人以上者20次,粟裕指挥了8次。 作为华东战场的统帅,对战役指挥负主要责任的军事首长,粟裕指挥的战役大部分都有创记录水平,并对战区作战以至整个战争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扩展资料 粟裕组建了苏浙公学并亲兼任校长,开办了各种短期训练队,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政干部和参谋人才。 粟裕组建的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实现了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在粟裕的指挥下,依托苏中解放区连续作战七次,并且“七战七捷”,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 1945年12月25日,粟裕所指挥的高邮邵伯战役,创造了抗日战争期间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歼灭日军1100多人,歼灭伪军5000多人),打破了蒋军“开锁进门,长驱直入,直捣两淮”的企图,改善了华中南线战略态势,为后来的苏中战役创造了良好的战场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粟裕
6,百色起义精神
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着自己的道路,一直寻找着自己中国的新道路,不断的探索着适合中国发展的新道路。经过长期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那就是社会主义。
这时在广西的百色发起了大的起义,领导着广大群众一起参加了起义。在那次的起义里中国的革命迈出了一大步,人民终于有了翻身做主的机会,使得各地区陆续发起了起义,从而中国开始了新的篇章。
可以想像得出那时的中国人民在起义中的情形,我想一定是农民们拿着农具,一脸愤怒的表情向敌人冲去,解放军则是镇定的样子,一边冲锋,一边向敌人开着枪。那时的场面一定是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敌人则连枪也丢了,吓得落花流水。那时的百色人民的成功起义一定给全国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百色起义使得中国的革命有了新的方向,为以后的革命胜利打下了结实的基础;为那时候的贫穷的人民一天三餐有了保障;为我们以后的幸福生活有了希望。
百色起义使得中国的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有了新的发展,给当时的地主重重的一棒,给中国的人民带来了中国独立的一天的希望,给世界中被压迫的人民带来了新的一缕阳光。
百色起义使得中国的革命更进一步,给我们的解放军人极大人鼓舞,给那些汉奸带来了极大的担心,给鬼子带来了极大的恐惧。
回到现实,我想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伤,永不放弃的精神,会给我们现在的人有很大的感悟,
想想自己因为一点点的困难克服不了,就逃避不敢面对。而那时候的解放军是多么的勇敢,不畏惧鬼子,发动了百色起义,成功的开始了中国的革命。那是多么伟大的事啊!我想我们也要在现在发扬解放军的精神,继续保持他们的作风,为我们的学习而奋斗,为我们美好的明天而奋斗,为我们生活而奋斗;
在我们的现在生活仍然要保持那种精神;因为我们之中有太多的人因为那次高考的失败而上振不起;因为就业的压力而灰心;因为现实的生活不好而伤心。 或许我们可以放开我们的心胸,不要想得太多,认认真真的完成现在的一步就好,一步一步的前进,到了一定的时候,那时自己梦想的或许就在眼前。
在我们的现在生活仍然要保持那种精神;因为我们的革命还没有结束;继续为我们的小康生活而不断的努力;因为我们的生活中还需要更多的“百色起义”来唤醒人们那颗具有革命精神的心,为我们的国家更快的发展。
在我们的现在生活仍然要保持那种精神;因为我们的时代就是要有一次一次的革命,才能一步一步的前进;因为我们的时代就是要有一批批的人敢于新的革命,才能一步一步的进入新的时代。
百色起义的成功使中国的革命有了新的发展,我想我们可以好好的了解那段历史,好好的了解他们的革命精神,好好的了解他们当时的艰苦岁月.
百色起义精神会一延续下去的,会给我们无限的能量。我们会一直继续我们的“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