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古代女犯人斩首, 执行前为何要脱去上衣?
- 2,一代女宰相为何会遭受黥刑?上官婉儿受刑的故事是怎样的?
- 3,抗日英雄张玉莹的故事
-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律是
- 5,如何认识法律的历史发展
- 6,历史年代表
- 7,中国明清时期比绞斩还重的生命刑是
- 8,凌迟处死的女犯人行刑时被脱光吗?
1,古代女犯人斩首, 执行前为何要脱去上衣?

一、这个是国家的一个法律,不论男人女人在斩首的时候都会脱去上衣的。这也是当当时社会的一个习俗。女性在犯法以后,人们利用这种方法来侮辱女性对他的精神上和身体上对他的侮辱,这样比斩首更可怕。 二、当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那些被吸引到市场顶端的不仅是男人,还有许多女性囚犯。他们大多数都不整洁,但有很多衣服。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事实上,在古代,如果一个女囚被斩首,她必须脱掉上身的衣服,即使她是一个高贵的公主,也不例外。你为什么这么做?这里有几点要总结。 三、首先是因为法律规定,换言之,不仅女性囚犯,而且在被斩首时还需要脱下衬衫,男性囚犯也是如此。虽然在孝文帝时代,他被斩首时就穿上了衣服,但这一人性法则并没有被继承。斩首时脱衣,一是为了方便,二是为了核实犯人,没有专门针对女性的。 四、第二个原因是一些丑陋的旧观念。据说斩首时,妇女可以不脱衣服向刽子手提出申请。因为清末女英雄被处死时,她穿着衣服。然而,穿衣服的另一个极端是,女性囚犯被斩首时会被扔出他的身体。这是囚犯的耻辱。 对于女囚来说,这是礼法的耻辱,精神上的耻辱甚至比肉体上的死亡更可怕。或者因为刽子手的个人素质,女囚犯被处决时必须脱掉衣服。 五、在普通的电视连续剧中,如果皇帝是重罪犯,需要杀戮的话,往往会给白蟑螂或毒药。这样,那些受到这些地位尊重的人也可以保证不受羞辱。第四,因为古代妇女的地位很低。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对女性犯罪的量刑要比男性重。有一个典型的谋杀丈夫和妻子的案件,罪犯被判死刑,而这个人只是被判处流放。 这些过去的制度对妇女极不尊重。如今,这种担忧已不再令人担忧。我们应该感谢美好的时光。
2,一代女宰相为何会遭受黥刑?上官婉儿受刑的故事是怎样的?
史书关于上官婉儿遭受黥刑,也就是从面上刺字或者留下记号的原因,只说她忤逆了武则天,至于为何忤逆,则没有说明。而野史则是有两种说法,一是李治发现上官婉儿干涉朝政,于是赐她刑罚;二是上官婉儿与武则天的男宠私通,被武则天撞破,被赐以黥刑。 01.官方的说法 上官婉儿才貌双全,却遭受了最伤害女性自尊的黥刑,可见她犯下了多么大的过错。但是对于原因,《后唐书》上只有寥寥数语: “则天时,婉儿忤旨当诛,则天惜其才不杀,但黥其面而已。” 也就是说上官婉儿违背了武则天的旨意,武则天本打算处她以死刑,但是又觉得她满腹才华,死了可惜,于是就改为黥刑。 02.上官婉儿被李治发现插手朝政 在《本草拾遗》中,对此事有着详细的记载,不过动手的不是武则天,而是李治。因为李治体虚,于是让武则天帮他接见文武百官,偶尔会和武则天一起见。武则天偷偷让上官婉儿藏在几案下,帮她记下大臣们所陈述的内容。结果有一次李治也在,上官婉儿藏着藏着,按捺不住好奇心,偷偷抬头看了一眼奏事的大臣,被李治发现了。等大臣走了,李治愤怒中把甲刀扎在了上官婉儿的头上,还好上官婉儿用诗歌打动了他才得以逃过一死。 03.武则天发现上官婉儿与她的男宠有私情 《控鹤监秘记》中的说法则十分香艳了,不过这个本来就是一个R18小说。武则天非常喜欢一个小狼狗叫张昌宗,在让张昌宗服侍她的时候,都让引为心腹的上官婉儿来伺候,丝毫不避讳她。上官婉儿本就是一个云英未嫁的女官,一来二去难免心猿意马,就和张昌宗在背地里勾搭上了。结果两个人眉来眼去的时候被武则天逮了个正着,武则天发现自己被绿了,勃然大怒,一刀刺进上官婉儿的发髻,刺伤了她的额头,从此留下了疤痕。 以上就是关于上官婉儿受黥刑的说法,不过她虽然遭受了这等奇耻大辱,但苦中作乐,把自己的伤痕画成梅花以作装饰,最后还掀起了时尚潮流,才女果真就是才女啊!
3,抗日英雄张玉莹的故事
中国古代史上统治者最卑劣最下流的刑罚,莫过于当众裸露女性的身体。在穿衣文化的世界观形成后,中国人便开始以裸体为耻了,掠去女性的衣服,使其一丝不挂,这就是贬低 警惕:鼻炎,过敏性鼻炎春季易癌变吃菜降糖, 1、毛皇后 毛皇后是前秦皇帝苻登之妻,她出身将门,美貌出众、武艺高强,善于骑射,有万夫不当之勇。她率军与姚氏叛军交战时,由于寡不敌众和符登的错误指挥,致使她本人被姚军所生擒。姚军生擒了这位英勇美貌的女英雄后欣喜若狂,将毛后当做战利品奏凯回营。当即,毛后就被剥光了盔甲和衣服,受尽了士兵的嘲弄和凌辱,最后被士兵们用绳索捆绑后押至姚苌处报功。尽管毛后此时鬓发散乱、满身汗污,且被五花大绑,但却不能掩饰她那出众的美貌和婀娜多姿的身段,姚苌见之不禁大为心动,竟欲纳她为后,说道:「假如你能和我相好的话,那么你将会是国母了。」毛后听罢,凤目圆瞪,对着姚苌骂道:「我乃堂堂的皇后,怎能受羌贼们的侮辱,要杀便杀,何需多言!」姚苌虽被臭骂了一顿,但还不忍心用刑。这时毛后又仰天大哭,骂道:「姚苌无道,前害天子(指苻坚),今辱皇后(就是她),皇天后土,宁不鉴照!」姚苌见她越说越凶,不由得怒从心生,立刻喝令手下将毛皇后推出帐外施以裸刑斩首。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宁愿牺牲身体,也不愿委屈求权的女杰皇后。 2、陈硕贞 隋末巾帼女杰陈硕贞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率众起义,自封为「文佳皇帝」。陈硕真是当地百姓的崇拜对象。后来起义失败了,陈硕贞被俘。在遭处死的时候,唐军为了破坏其在百姓心目中的极高威望,行刑时剥光了陈硕真的衣裤,使她一丝不挂地跪在秋风之中,以供广大围观者对女性胴体的欣赏,这对于任何女性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侮辱。随之,刽子手又当众对她实施凌辱,然后,割去其双乳,想以此来摧毁其意志,但是,陈硕贞对于刽子手的种种暴行却毫无畏惧,挺直了自己赤裸而坚强的身躯,欣然的向死亡走去。 3、邱二娘 咸丰五年,由于叛徒的出卖,起义军女首领邱二娘被监察御史陈庆镛逮捕。随后她被押送泉州,受尽严刑拷打,全身上下几无完肤,但她始终坚贞不屈。同年六月十四日,邱二娘被押往泉州南校场执行凌迟之刑。行刑者将她的衣服全部剥掉,一丝不挂的将其绑在凌迟架上,临刑前邱二娘不禁仰天长叹:「天意啊!」然后便闭上双眼,咬紧牙关,忍受着自己那赤裸身躯上的皮肉被刽子手一片片地割下来……。数个时辰后,邱二娘便香销玉殒了,时年仅二十二岁。 中国古代史上统治者最卑劣最下流的刑罚,莫过于当众裸露女性的身体。在穿衣文化的世界观形成后,中国人便开始以裸体为耻了,掠去女性的衣服,使其一丝不挂,这就是贬低 警惕:鼻炎,过敏性鼻炎春季易癌变吃菜降糖,来自美国的蔬菜胰岛素 口臭,口干,口苦,便秘,怎么办?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律是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律是 夏代的《周礼·秋宫·司刑》。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夏商周到明清四千多年,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清晰,有因有革,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历代立法中国古代自国家出现后,统治阶级就开始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法律,建立法律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沿革清晰、特点鲜明的法律体系。 拓展资料: 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很多,不象现代法律只有法、法规、条例等少数几种。古代法律形式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刑、法、律、令、典、式、格、诏、诰、科、比、例。在一个朝代,经常有几种法律形式同时使用,组成该朝代的法律体系。不同的法律形式的使用范围也不一样,效力高低也有很大区别。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法律制度_百度百科
5,如何认识法律的历史发展
法律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才到社会主义社会。 法律的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连。古埃及的法律——可回溯至西元前3000年,有一部约可被分成十二篇的民法典。这部民法典是基于玛特的概念,传统、修辞语法、社会公平为其特色。 西元前约1760年时,在汉谟拉比的统治下,古巴比伦法成文法了,并将写上法典的石碑放在市场上供众人观看;此一法典现被称为汉谟拉比法典。 但和埃及法律是由历史学家从争讼纪录中拼揍出来一样,汉谟拉比法典也只有少许的文献残留下来,且大部份都已经随着时间而流逝掉了。这些早期的法律对后世文明的影响力是很小的。 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 扩展资料: 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最终作用: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利益。 2、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的,它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指本人的行为。 3、法的评价功能(作用)是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断、衡量的作用,也就是说,法的评价作用涉及的是法的律他作用,即对他人的行为的评价,这是区别指引作用(涉本人的行为)和评价作用(涉他人的行为)的关键所在。 4、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也就是说,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这里的人们应作广义的理解,即包括国家机关的行为。 5、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的作用,也就是说,法的强制作用只能针对违法犯罪人的行为,如果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那么法的强制作用就不能显现。 6、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也就是说,法的教育作用针对的是一般人的行为,例如,通过对违法行为实施法律制裁不仅对违法者本人起到警示、警戒的作用,而且也对一般人产生了教育性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
6,历史年代表
中国历史年代表∶ 1、原始社会 五帝∶炎帝、黄帝、尧、舜、禹 约前2528年-前2029年(约500年) 2、先秦时期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东周∶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3、秦汉时期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6年) 西楚王朝∶前206年-前202年(5年) 汉朝∶ 西汉∶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东汉∶25年-220年(195年) 新朝∶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玄汉王朝∶23年10月-25年(2年) 4、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220年-280年(60年)包含魏,蜀,吴; 魏∶220年-265年(45年) 蜀∶221年-263年(42年) 吴∶222年-280年(58年) 晋朝(266年-420年)包含西晋,东晋; 西晋∶265年-316年(51年) 东晋∶317年-420年(103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135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南朝·宋∶420年-479年(59年) 南朝·齐∶ 479年-502年(23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55年) 南朝·陈∶ 557年-589年(32年)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148年) 北朝·东魏 ∶534年-550年(16年)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22年) 北朝·北齐∶550年-577年(27年)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5、隋唐时期 隋朝∶581年-619年(38年) 唐朝(618年—907年)包含唐朝前期,武周,唐朝中后期 唐朝前期∶618年-690年(72年) 武周∶690年-705年(15年) 唐朝中后期∶705年-907年(202年) 6、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891年-979年(89年)包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 7、宋元时期 宋∶960年-1279年(320年) 含北宋,南宋; 北宋∶960年-1127年(16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152年)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66年) 元∶271年-1368年(98年) 北元∶1368年—1402年(35年) 8、辽金夏 辽朝∶916 年-1125年(210年) 西辽∶1124年-1218年(94年) 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190年)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大理国包含前大理,后大理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 9、明清时期 明 ∶1368年-1644年(277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19年) 后金∶1616年-1636年(21年) 清前期∶1636年-1840年(205年) 10、近代时期 晚清∶1840年-1912年(73年)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38年) 11、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 一、原始社会 人类蒙昧时代∶公元前100世纪以前 旧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100世纪-公元前41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三皇(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公元前41世纪到公元前26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五帝(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约前26世纪-前2070年 二、奴隶社会 1、萌芽阶段∶ 前2070年-前1559年 2、发展阶段∶前1559年-前1046年 3、衰落阶段∶前1046年--前221年 三、封建社会 1、萌芽发展阶段∶前841年--前221年 2、大一统时期∶前221年--316年 3、大分裂时期∶420年--581年 4、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907年 5、民族分裂时期∶916年--1271年 6、封建没落时期∶1271--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封建崩溃时期∶1840-1912年 2、封建终结时期∶1912-1949年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 初级阶段∶1988年-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年表
7,中国明清时期比绞斩还重的生命刑是
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大都沿用前朝的死刑制度,以刑律的方式确定了“绞”和“斩”两种法定死刑,但同样的存在大量法外杀人的情况,如:“枭首”、“戮尸”、“坐刂尸”、“坐刂首扬灰”和凌迟等。清朝后期的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时的刑罚更加残酷,大量复活了肉刑。死刑有凌迟、腰斩、灭九族、戮尸、缢首、梳洗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法外酷刑,如挑筋、断脊、堕指、刖足、刺心、枭首等。随着司法镇压的加强,也扩大了斩、绞刑的适用范围,在同治九年最后修定的《大清律例》中竟多达七百二十三条。
8,凌迟处死的女犯人行刑时被脱光吗?
一、在明清时期,女犯人行刑时是被脱光的。
在明清期间,判处凌迟处死的女犯在行刑当日会被剥光全身衣裤,将其乳房,生殖器和肛门予以公开展示后,她们的阴户和肛门会被插在木驴囚车的活动木橛上游街示众,称之”骑木驴”。
二、具体经过:
游街结束之后,才将女犯人押到刑场凌迟处死。 凌迟女犯的方式虽随年代和地域不同而略有差异,但一般由所谓“十八刀法”衍生而来。“十八刀法”即—第一刀剜舌,第二、三刀用牛耳尖刀剜去两颗乳头,第四、五刀将犯人的两只乳房齐根切下,第六、七刀割去两片大阴唇,第八至十刀挖去两半小阴唇和阴核(蒂),第十一刀将女犯的子宫取出,其中第六至十一刀这一系列切除女犯生殖器的部份另称为“幽闭”,正是王明德所言“凌迟者,其法乃寸而磔之,必至体无余脔,然后为之割其势,女则幽其闭,出其脏腑,以毕其命,支分节解,菹其骨而后已。里面”幽其闭”所指。接着第十二刀和十三刀以尖刺刺入女人的屁股肉,造成其臀动脉大量失血,第十四刀到第十七刀用大斧锉断女犯的四肢,最后一刀刺心,确定女犯断气后,凌迟的程序才告结束。
三、凌迟处死简介:
凌迟处死,是一种古代供罚。“凌迟”俗称“千刀万剐”,是我国封建社会死刑中最残酷的刑罚之一。“凌迟”主要是针对犯了谋反、犯上作乱、“口语狂悖”等“大逆”、“逆伦”罪的人设置的。也就是说,“凌迟”主要是用来处死危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犯的。“凌迟”的执行方式是将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极尽痛苦而死,让那些声称“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的好汉,想速求一死而不得,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