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会计实操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李咏的“黑色三分钟”是什么?

李咏的“黑色三分钟”是什么?

“黑色三分钟”指的是07年春晚的事,当时在春晚最后快要倒计时的时候,李咏自我发挥带动气氛,然后就忘记了时间。 然后朱军在李咏没有说完的时候开始抢话“零点的钟声就要想起来了”,想来也是想到提醒李咏时间,但是当时李咏的声音也非常的大,听起来就有点尴尬了,而且朱军好像也没有意料到这件事情,所以他也愣了一下。 而且后面刘涛念词的时候也反应了一秒,没有刚好跟上一句话,后面李咏好像也忘词了。后来又被爆出在春晚录制结束之后,李咏跟朱军在后台大打出手,虽然当时两个人都出来解释了,但是大部分的观众都很不买账,李咏的名声开始不好了。 总而来说这一年的春晚非常的尴尬,主持人即兴表演、抢词、忘词,完全没有一个春晚应有的水平,所以被称为“黑色三分钟”。

2,李咏的黑色三分钟是怎么回事

  200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倒计时之前,主持人串词接连发生口误,抢词、忘词等连续不断的出现,被网友们称之为“央视春晚黑色三分钟”,该视频在网上大量流传,成为央视春晚的一大败笔。为了不让“抢词事件”继续扩大,央视在初一重播的春晚已经是重新经过剪辑,重播的“零点敲钟前”的节目是15日录制的备播带。春晚总导演金越就认为事态很严重。

  事件回放:出错源起张泽群

  其实每年春晚零点报时前后都是一个“事故多发时段”,不过2007年春晚的零点报时是历届最混乱的。零点报时前,张泽群没有背准对联,其送上的一副对子一点都不对称。这让身边的李咏都听不下去,随口就冒出一个“错”字,声音很响亮,全国观众都听得很清楚。   张泽群背错对联只是开始,高潮部分则是朱军抢李咏、李咏抢周涛、周涛抢朱军的“抢词事件”。当时李咏说:“在新的一年里呢,我们六位主持人呢也要祝现场的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尤其是今年啊生下宝宝的妈妈同志们……”就在此时,朱军突然用高八度的音调压着李咏的“妈妈同志们”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零点的钟声就要敲响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即将到来!”朱军的突然“抢词”让李咏一时有些发懵,在朱军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的时候,被噎住的李咏只能下意识地跟着“啊”了一声。在刘芳菲说道“让我们把这新春最衷心最美好的祝愿……”时,她突然收声了,而且没有其他人第一时间接词,台上出现了可怕的空白,直到周涛姗姗“说”迟———“……播撒在祖国的大地上”时,李咏又抢着说“播撒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这是第二次抢词。最后到数秒阶段,周涛说:“还有15秒”,结果朱军制造了第三次抢词:“让我们一起,预备,10……”这段黑色三分钟后,周涛很无奈地看着李咏,而李咏主持完就急匆匆直奔后台。

  春晚零点报时晚一秒

  春晚总导演金越表示,由于赵本山的小品《策划》超时,所以把一个联唱《欢乐和谐好光景》放到了零点之后,临时的变动导致主持人措手不及。   

  观众戏说:这是最大看点。   

  金越坦承:问题比较严重10亿人瞩目的春节晚会最关键的时刻——零点报时中,6位主持人居然晚了一秒,在倒计时数到1的时候,新年的钟声就敲响了,这在以前的春晚中是从未有过的。这样的错误被一些观众戏称“春晚最大看点”。

  导演回应:新人需要时间

  春晚总导演金越做客网站聊天时回应了“黑色三分钟”事件。他解释道,前面的节目主要是语言类节目表演超时,于是导演组决定把一个零点之前的节目调到了零点之后,这样一来,后台变动较大,这样突然的变化让主持人有点慌。   金越说:“当时我们做了一个预案,他们(主持人)拿着预案上去了,但是心情还是比较紧张。现场电报电话来得特别多,我们就摘了一些上去了,但是没有算这些话能说多长时间,就说了一个对联,结果又说长了,最后时间没有控制好。这个地方有点乱,主持人心里可能有点慌,因为周边的环境都是乱。但是零点还是卡住了,就是在语言的衔接上、时间的控制上出了一些问题。”不过他并没有直接指出是谁的错,只是表示:“新人需要时间的积累,实际上今年的主持人也并不都是老人,这里最老的是朱军和周涛,他们俩也是搭档主持时间比较长的。李咏主持春晚是2003年开始的,在那之前也只是串一下而已。” 主持人的卡壳和抢词,让春晚导演组都非常震惊。央视为了不让事件扩大化,第二天央视二套、四套重播的春晚中重播春晚时,在倒计时部分用了15日录制的备播带,没有张泽群和刘芳菲说投票的那段,也没有张泽群的对联,直接是朱军说话,然后是李咏、董卿、张泽群、刘芳菲轮流讲话。   根据备播带可以初步判断,除夕晚上李咏的忘词是导致当晚混乱场面的主要原因。其实他第一次忘词时,董卿帮着接了;他第二次忘词时,周涛帮着接了;第三次则是李咏抢了周涛的话。

3,春晚黑色三分钟

春晚零点报时“黑色三分钟”回放http://www.025n.cn/post/71.html


这里回顾那一刻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张泽群和刘芳菲顺利的念完春联后,李咏说:即将送走丙戌迎来丁亥了,在新的一年里呢,我们6位主持

人也要祝现场的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尤其是今年啊生下宝宝的……
李咏说到这里,朱军高8度的嗓门道:“亲爱的朋友们,零点的钟声就要敲响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即将到

来。”
这个时候李咏还在说着什么,朱军的嗓门比较大,李咏的话语有点被淹没。
周涛:“我们分明的感觉到春天的脚步扣响每一颗心。”
停了一秒,董卿道:“让我们带着和美与和顺去迎接生活的希望与收获。”
李咏道:“让我们带着和睦与和顺去赢得生活的从容与自信。”
张泽群:“朋友们,一个新的春天正走向我们,我们正在拥抱又一个崭新的春天!”
刘芳菲:“随着新春钟声的敲响,让我们把这新春最衷心最美好的祝愿……”
这个时候刘芳菲停顿了,刘芳菲看张泽群,张泽群扭头看周涛,周涛接道:“……播撒在祖国的大地上

,暨樱花开中国年……”
周涛没说完,李咏同时说道:“播洒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
之后,周涛说道“新春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
朱军说:“来亲爱的朋友们”
周涛说:“还有十五秒”
朱军说:“让我们一起,预备,十!”
全体说“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刘芳菲:“过年好!”
李咏:“新年好!”
朱军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一个崭新的春天已经来临,在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华民族—

—(全体一起)和谐兴旺(有主持人背错词),国泰民安!”


董路博客独家披露:春晚零点报时之前主持人为何语无伦次?


原本春晚零点报时前后就是一个“事故多发时段”,遗憾的是这一次也没能幸免;

顺便说一句,如果您认为这费这么大的力气写这篇文字目的就是为了挑捡别人的毛病,那么算我什么都

没写好了……

现在是大年初一凌晨4:27。绝大多数的人恐怕都已经进入了梦乡,但我敢肯定至少有六个人此时此刻难

以入眠,他(她)们就是春晚的六位主持人——朱军、李咏、周涛、董卿、张泽群和刘芳菲。

在零点报时前短短的不到3分钟时间里,六位春晚主持人共同经历了一场“噩梦”——意外的口误一个接

一个从天而降,令人猝不及防。

是人总会犯错误,尤其春晚零点报时之前的时间无法准确预计,主持词不可能提前按时间完成并按人头

分配,因此经常需要有主持人现场根据所剩余的时间即兴发挥;坦白讲,对于从头到尾几乎都是照本宣

科的春晚主持人而言,即使非常短暂的即兴主持无疑也将充满着巨大的“险情隐患”。

零点之前最后一个节目完毕,六位主持人同时登场,现结合现场音画的回放以及个人经验的判断,对此

次“事故”做一番纯技术性的分析——

张泽群的对联是一连串错误的开始

六人站定之后,刘芳菲最先开口提醒大家别忘了给父母送上祝福、张泽群呼吁大家赶紧参加“我最喜爱

的春晚节目评选”;刘重复宣布通过短信、选票投票的办法(由于过于紧张其气息已经呈现明显的不稳

)、张重复宣布通过网络和电话投票的办法以及奖品名称,随后,其开始进入对联环节——

“亲爱的观众朋友,刚才我们的四位主持人已经给大家送上了新春的春联,那么我和芳菲也要给大家送

上一副刚刚撰写的对联:

“我们的上联是——和睦、和美、和顺、和谐,户户和谐迎新春;我们的下联是——兴业、兴家,人人

高兴迎新春;我们的横批是——和兴中华! ”

很明显张没有背准对联,其送上的几乎是天底下最不讲究的一副对子——不仅上联的前半句有4个“和*

”、下联的前半句只有2个“兴*”、上联还重复使用了两遍“和谐”;而且上联后半句里的“和谐”与

下联后半句里的“高兴”不对仗;上、下联最后又同时落在“迎新春”。

不过在当时那种热烈的气氛下,不会有太多人注意到这样的错误,在张说出横批之后现场还响起了一阵

阵叫好声和掌声。但可以肯定的是,台上的六位主持人都足以意识到错误已经出现。张在说上联“和谐

迎新春”的时候,语气和表情都已有了不自然;且在其说下联刚说出“兴业”的时候,画外音里曾出现

过短暂而清晰的一个男声——“错”。

正常情况下,当时可能说出这个“错”字的只有台上手持话筒的朱军或李咏,经反复重听,个人判断那

个声音90%应该是李咏发出来的。

表面上看,张的对联只是其一个人的过失,但其实这样的错误的突然出现对台上的每一位主持人都无异

于是一种莫大的心理影响,紧张的情绪一秒钟就足以传染开来,为接下来出现的一连串“恶性循环式”

的错误埋下极大的隐患……

朱军为什么突然打断李咏的话?

也许是为了缓和一下紧张的情绪,在张硬着头皮念完对联之后,接着发言的李咏看似有意识地放慢了语

速,表达的方式也不是主持春晚的播报式而变成了主持类似非常6+1的聊天式(加入了诸如“啊”、“呢

”)——

李咏说:“我们即将送走丙戌迎来丁亥了啊,在新的一年里呢,我们六位主持人呢也要祝现场的还有电

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尤其是今年啊生下宝宝的妈妈同志们……”

就在此时,在李咏面带微笑、打着手式不紧不慢聊天的时候,朱军突然用绝属刻意调高的音调压着李咏

的“妈妈同志们”强行打断了李的发言——“亲爱的朋友们,零点的钟声就要敲响了,一个崭新的春天

即将到来!”

朱军的突然打断让李咏一时有些发懵,在朱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的时候,被噎住的李只能下意识地

跟着“啊”了一声;而在朱说道“一个暂新的春天”的时候,李还试图说了一句什么(我确实没有听清

,有博友跟贴提示是“马上倒计时”),造成朱军有了半秒钟的停顿,但后者还是坚持把“即将到来”

说完了。

一个疑问是:朱军为什么突然打断李咏的话?

直观感觉,李咏的一段话应该属于即兴发言,显然当时距离0点还有一小段额外的时间,其想利用自己脱

口秀的功夫来拖一下时间,“尤其是今年啊生下宝宝的妈妈同志们”这句话仔细想来扯得确实远了点,

甚至有点不着边际,与春节似没有太多的关联性……

有一种猜测是当时朱军担心李咏在闲谈中犯宣传精神的“大忌”(提及生肖话题),所以用抢话的方式

强行堵住李的嘴;

还有一种猜测是,由于李咏说话的节奏过于缓慢、即兴组织的内容又过于松散,要么是朱军自己决定、

要么是导演通过耳机下达指示——抢过李咏的话头。

经过反复回放画面,我以为更接近实际的情形应该是:导演事先与主持人有约定,在报时前整一分钟的

时候主持人可以也必须进入事先设计好并掐算好时间的固定主持词;而李咏即兴发挥时没有看时钟,不

知道时间的情况,眼见倒计时一分钟已到,不论是自己看着时钟还是导演下达指令,朱军当时唯一的选

择只有——打断李咏的话,带领着几位主持人即刻进入预定话语轨道。

总之,这样的状况让原本已经紧张异常的台上变得更为紧张了……

最后究竟谁忘词了?

然而“事故”并没有因主持词已进入预定轨道而即刻告终。

在周涛接着朱军的“一个崭新的春天即将到来”说出“我们分明已经感到春天的脚步在扣响我们每一颗

心” 之后,董卿的接话又出现了明显的迟缓,足有一秒钟之后,才说出“让我们带着和美与和顺去迎接

生活的希望与收获”;大概当时已较长时间没有说一句话的董卿因之前一系列的“意外”而出现了短暂

的“走神”;

之后是李咏说的“让我们带着和睦与和顺去赢得生活的从容与自信”(此时又回归到了晚会播报式的语

言使用,毕竟这是事先背好的词);

之后是张泽群说的“朋友们,一个新的春天正走向我们,我们正在拥抱又一个崭新的春天!”

接下来是刘芳菲:“随着春天钟声的敲响,让我们把这新春最衷心最美好的祝愿……”

刘芳菲说到这里突然收声了!而且没有其他人第一时间接着说,台上出现了可怕的空白。直到周涛姗姗

“说”迟——“……播撒在祖国的大地上”,继而在说“暨樱花开中国年……”时又和李咏的“播洒在

中国人的心目当中”撞车……

很明显当时有人忘词了,那么究竟是谁忘词了?

普遍的判断是刘芳菲,依据是她说的那句话是半句话,显然没有说完。

但我个人推测忘词的肯定不是刘芳菲,理由是,1,我国许多由多名主持人主持的晚会,本身就有把一句

话分配给两个人甚至更多的人说的光荣传统(也就是说即使刘说了半截话也不足以证明是忘词了);2,

刘在说完半截话后,非常自然地就将话筒从嘴边移开,没有丝毫的停顿,这表明她已说完了自己该说的

内容;3,当刘放下话筒之后,其身边的张泽群同样自然地将目光转向另一侧人多的方向,在等待着有人

接话,试想如果是刘忘词了,张第一时间应该是盯着“忘词”的刘看。

忘词的不是刘芳菲,不是张泽群,似乎也不应该是没有任何表示的朱军和董卿(除非当时两人的大脑彻

底失忆了),那么是最终开始接话的周涛?还是后来又抢着说的李咏呢?

确实不好判断,不过如果一定要押宝的话,我赌那句应该是李咏接的——依他的脾气秉性,当时也许还

沉浸在被朱军打断后的愤闷之中而出现“走神”。

一系列的“事故”最终以报时之后最后一句六人合说仅仅8个字的主持词中再次出现有人“浑水摸鱼”而

达到高潮——当时朱军引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一个崭新的春天已经来临,在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共

同祝愿中华民族——”

随后,六人中有人高喊着“和顺和美,国泰民安!”,有人则高喊着“和谐兴旺,国泰民安”。

六人中李咏是情绪最受打击的一个,说完这最后一句“乱套的话”后其甚至连在台上多呆一秒钟的耐心

都没有,瞬间急转身而去……

难道不能避免这样的事故吗?

这就是春晚的“黑色三分钟”。虽谈不上多么严重的错误,却也可谓是难堪的失误。诚然作为主持人在

晚会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中,因紧张、压力出现失误也属正常;只是这样的失误难道真的不能有效避

免吗?

一句完整的话非得几个人分着说吗?一句8个字的话又非得六个人合说吗?最不可理解的是:那个时刻真

有必要六个主持人同时在台上集体说话吗?为了“平衡关系”?

“人多力量大”是一个真理;

那么“人多嘴杂”呢?春晚的黑色三分钟印证了这同样也是一个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