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会计实操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另一种生活
另一种生活
提示:

另一种生活

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人们每日里像开足了的机器不停运转,像蝼蚁般穿梭奔忙,为生活、为事业,为一切所想、所求、所欲,这样紧张的日子、绷紧了的生活。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陕西的钟南山是个好地方,山高清幽,古时候一些人上那儿去找个山洞,搭个茅屋,去隐居,过离群的生活,享受孤独。穿越一千多年后的现代,终南山又热络起来,一些现代人也效仿古人到深山中去,归隐山林。内中各有动因,或避喧嚣,或求长寿,或繁华落尽后的落寞、或问佛向道。但是,这不是真正意义的孤独。这种追求也不是真正的享受孤独。

一个人陷入孤独是容易的,有时是不得已,只能安于孤独。享受孤独却很难做到。需要有超常的意志,不可动摇的定力,目标如一的追求,甚或备受精神的折磨,艰苦生活的重压。孤独者有一个沉重的现实需要面对:即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为追问生存的真谛而做出的努力与付出是值得而有价值的。隐于市的大隐者才是孤独的真正享受者。其人并未与世隔绝,只是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周围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赞誉;也没有锦衣玉食,养眼的美眉,销魂的歌舞。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追求的目标最终可否实现,但他认定这种追求是有意义的,是有益的,从未想到给自己的目标添加利润作附加条件。

孤独者先要把自己放下,放下心、放下身。要是放不下自己的心与身,还能指望放下名和利、财与色,那就不用奢谈静心下来去做点有意义的事,领悟人生的真谛,为什么要活着。

孤独必须把持澄怀静明,享受孤独是自我身心的调节,是人生波澜不惊的修为,而不是消极厌世,在孤独中寻觅心灵的纯粹,人性的简单,身心的通透,灵魂的归宿。

古往今来,凡大成者,在他们生命旅程中无不是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与孤独相伴行,在孤独中抵达目标,即使是靠众志成城也然。

孤独并不意味着不食人间烟火,不尽人情,不通事理,只是他们不随流俗,有着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往往跟常人有较大的不同,这样的不同不与 社会 相抵牾,只是选择不一样而已。

享受孤独需要放弃,放弃那些与生命本质无关的东西,抛弃那些世俗的瓜葛藤蔓,过滤掉漂浮于生命本质之外的浮渣杂质,从而保持生命的本真。

孤独是一个特殊的空间,以它宽广的胸怀,悲悯与无私,包容下你的一切,所有的愤懑、低落、彷徨、无助;给予你沉静,无欲,淡泊、去噪、净化,供你深刻感悟生命的可贵。

一位哲学家说:“人本质上是孤独的,所以只有活得接近本质的人才会真正感受的孤独。”

孤独,人生的一种态度。

另一种生活的作者简介
提示:

另一种生活的作者简介

尤利·瓦连季诺维奇·特里丰诺夫(1925—1981),前苏联作家,出生于布尔什维克家庭,父亲是著名红军将领,1938年在肃反运动中被非法镇压,20世纪50年代恢复名誉。特里丰诺夫中学毕业后在莫斯科飞机制造厂工作,当过钳工、调度员和厂报编辑。1944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7年起发表作品,1951年因长篇小说《大学生》(1950)获斯大林奖金而蜚声文坛。20世纪50—60年代相继发表短篇小说集《阳光下》(1959)、长篇小说《解渴》(1963)、纪实小说《篝火的反光》(1965)、体育题材小说和特写《季节的结束》(1961)、《弗拉米尼奥的火炬》(1965)和《黄昏时的比赛》(1970)以及电影剧本《冰球运动员》(1965)。1969年发表中篇小说《交换》,标志着作家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继而推出另外四部中篇小说《初步总结》(1970)、《长别离》(1971)、《另一种生活》(1975)和《滨河街公寓》(1976)。这些小说对前苏联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青年作家竞相效仿,形成了一个“特里丰诺夫派”。特里丰诺夫生前屡遭指责,后来被一致公认为是当代前苏联最主要的作家之一。

苏轼人生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的分类,及作品赏析。
提示:

苏轼人生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的分类,及作品赏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父子、兄弟、叔侄并称的著名例子不少,如汉末三国时期的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三国后期的阮籍与其侄阮咸并称“大小阮”,西晋的陆机与其弟陆云并称“二陆”,潘岳与其侄潘尼并称“两潘”,明代公安派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合称“三袁”,等等。就整体水平和社会影响而言,三苏父子无疑是最高的。在名垂青史的“唐宋八大家”(均为散文作家)中,他们一家就占了三位,实在是令人惊叹的奇迹。其中,苏轼的成就尤其惊人:在散文方面,他与北宋古文运动领导欧阳修并称“欧苏”;在诗歌方面,他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作方面,他开创了豪放派,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像苏轼这样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平,作出巨大贡献的全能作家,在文学史上大概难以找到第二人。再加上他精于书法,被尊为“宋四家”之首(另三家为黄庭坚、米芾、蔡襄),又擅长绘画,后人称其诗、词、文、书法、绘画“五绝”,真是千古一人,千古一人啊!
就是这样一位天才作家,其人生经历却充满坎坷,饱尝艰辛。
早在青少年时代,聪颖好学的苏轼便“奋厉有当世志”,具有报国安民的雄心。嘉礻右二年(1057),年仅二十一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以其卓荦不群的才华而名震京师,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然而,就在此时,其母程氏病故,苏轼立即与父亲、弟弟回乡奔丧,并在家守丧两年。此后十年,苏轼又先后遭受丧妻、丧父之痛,仅仅当过三年多的凤翔府签判。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尽管苏轼主张革新政治,却力主渐进,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因而引起新党的不满。苏轼历任地方官,看到新法推行中的若干弊病,常常作诗讥讽,更激化了与新党的矛盾。元丰二年(1079),新党中的投机政客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将他逮捕,企图将他置于死地,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经过多方营救(包括已经退隐的王安石的上书营救),苏轼被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这是他在政治上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打击。神宗死后,哲宗嗣位,高太后控制朝政,以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为相,苏轼也被起用,先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礼部尚书。旧党尽废新法,苏轼则有所保留,主张兼用所长,这又引起旧党的不满,他只好一再要求出任地方官。高太后去世后,哲宗亲政,早已变质的新党重新得势,苏轼连连遭到打击,先后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儋州(今海南儋县),成为被放逐到天涯的孤臣。直到元符三年(1100),他才受命由儋州渡海北返,次年便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五岁。总之,苏轼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党与旧党斗争的夹缝之中,几起几落,饱经忧患。虽然他任地方官时有所作为,但却远远没能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抱负。晚年的他,更是境况凄凉,令人悲叹。

然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苏轼决非那种悲悲切切、顾影自怜的落魄者,而是一个豪迈洒脱、个性鲜明、开一代风气的大作家。确实,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苏轼尽管有失望,有牢骚,有悲愤,却始终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和个性的张扬。这首先取决于他那高尚正直的人格,忧国忧民的精神,乐观开朗的胸襟,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而这一切,都倾注于他终身不怠的文学创作之中。

文学,抒发了苏轼的理想与壮志。例如那首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上片写出猎的盛况,下片抒报国的豪情,“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尤为形象传神,令人振奋。又如那首更加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全篇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为宋词开创了全新的境界,被誉为“千古绝唱”。吟诵这壮美的词章,谁能想到苏轼已经被贬黄州,正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文学,挥洒着苏轼对生活的热爱。
这里有对祖国美好江山的生动描写,如传诵极广的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里有对生活场景的信笔抒写,如七律《新城道中二首》(其一):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雨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这里有珍惜生命和一切美好事物的绵邈深情,如七绝《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里还有他对生活哲理的独特发现。例如充满机趣的七绝《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寥寥二十八字,大处着笔,发人深省,远远高出那些具体描写庐山风貌的诗篇。“不识庐山真面目”一语,已化为妇孺皆知的熟语,具有久远的生命力。又如另一首七绝名作《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明丽的画面上,动静相映,生意盎然。“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联想既出人意表,又深含物理与哲理,真是神来之笔。

正是由于对生活充满热爱,苏轼从来没有被艰难困苦所压倒,而是永远含笑面对人生。即使晚年贬谪岭南,处境艰危,他仍然随时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如《食荔枝二首》其二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轻松的笔调中,透出的是独立不倚的个性。

文学,浸透着苏轼感人至深的真情。这里有生死相依的兄弟之情,如《系御史台狱寄子由二首》(其一)云:“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有温馨难忘的朋友之情,如七律《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中云:“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有刻骨铭心的夫妻之情,如那首催人泪下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还有真挚纯洁的男女之情,如那首清丽婉约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文学,寄托了苏轼对美好人生的向往。最能代表这种向往的是那首极富浪漫色彩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全篇写得酣畅淋漓,摇曳多姿,结句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不仅是苏轼在苦恼人生中的真诚愿望,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幸福的共同心声。

是的,文学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苏轼的精神家园,是其生命意义的集中体现。而苏轼本人,也已化作不朽的文学精灵——西蜀山水孕育的文学精灵,永远激励和指点着在人生的旅途上艰苦跋涉,在文学的峰峦间奋勇攀登的人们。

你认为安逸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提示:

你认为安逸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应该是快乐的。
愿望实现了,应该是快乐的。
一个人在田里劳动,满头大汗,
可是他觉得很快乐,他就是快乐的;
另一个人在花园里散步,可是他觉得自己很不快乐,
他就是不快乐的。
其实,你觉得你快乐你就是快乐的,
快乐与不快乐都在你自己的心中。
慰藉就是快乐。
人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上,
又赤裸裸的回去,不带走任何东西,
这就预示了人的一生终究是空的。
人生就像白纸啊,自己描绘自己的命运。
既然来走了一遭,
不如就让自己活得有意义一些,
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让自己的生活充实。
开开心心的过每一天。
人生可以很美丽,也可以很晦暗,就看你怎么去面对了。
希望你可以开开心心的过每一天。

什么样的生活是安逸的生活?
提示:

什么样的生活是安逸的生活?

用平常心面对事情,你会轻松一点;
用感激的心对待人和事,你会快乐一些。
人本来活得可以很自在,
是对事情的态度问题决定了生活的差异。
肩负着理想和重任的人,不一定很累,
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为梦想奔腾,
根本没有时间感受累。
而有的人,过着富足的生活,却不舒服,
因为他们没有了理想这个人生的驱动器,
他们之得在同一个地方兜圈儿。
还有些人,渴望拥有美好的生活,
虽有了远大的理想,却不懂得去追寻,
就是因为一个“懒”字,
使他们的小舟在海上迷失了航程。
用心去体会,你就会发现,每一刻都是那么充实,那么愉快。用平静的心感受忙碌的世界,你会到达轻松的最高境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