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会计实操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八十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则天统治,他下场如何?
八十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则天统治,他下场如何?
提示:

八十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则天统治,他下场如何?

#古史传奇#因为“神探狄仁杰”的热映,我们记住了梁冠华扮演的狄仁杰,就像王刚扮演的和珅一样,狄仁杰的形象深刻的定格了,似乎狄阁老无所不能,在狄仁杰神乎其技的表现下,掩盖了那个时代其他人的光辉。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改变了 历史 进程的人,一个人在古稀之年,发动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统治,还权于李唐的首功之人:张柬之。

张柬之被武则天信用,确实得到了狄仁杰的帮助。当时武则天想寻找一个宰相之才,便问狄仁杰道:“你看天下还有没有可以重用的能人呢?”狄仁杰回答:“如果只是做一般的工作,执行您的命令写出合乎要求的诏令,现在的两位宰相的能力就已经足够了!但是这些儒生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并不是什么治世之才,您是需要可以和您一起治理天下的大才,是吗?”武则天笑了笑,说道:“还是你这个老东西了解朕的想法,我就是这个意思。”

狄仁杰说:“荆州长史张柬之尽管年龄很大了,但却是宰相的材料,如果任用他做宰相,他必定能够鞠躬尽瘁,为国家做很多贡献。”武则天随后调任张柬之为洛州司马,但没有直接任命为宰相,毕竟宰相执掌天下权柄,这个人员就算是狄仁杰推荐的,也要慎之又慎,大权旁落在不可信之人手里可是十分危险的。

过了几天,武则天又要狄仁杰给自己推荐人才,狄仁杰说:“臣已经把张柬之推荐给您了,但您并没有重用他呀!”武则天对狄仁杰说:“我已经把他迁到洛阳,并让他做洛州司马了!”狄仁杰说:“我推荐张柬之可不是来做司马的,而是要做宰相,你只让他做洛州司马,这明显是大材小用,并且不相信微臣。”武则天只好继续提拔张柬之,让他做司刑少卿,迁秋官侍郎,进一步考察其能力和品行。

不仅狄仁杰,当时的宰相姚崇也对张柬之很看重。武则天让姚崇推荐宰相之才,姚崇也推荐了张柬之,他对武则天说:“张柬之这个人沉稳有谋,能够决断大事,但人年龄很大了,如果用就赶紧使用!”武则天立刻召见了张柬之,加封他的官职。

武则天病中,朝中大事落到了她的两个面首张氏弟兄的手里,这两个人不仅无能而且贪婪,张柬之感觉恢复李唐的机会来了,于是开始联络了五个人,准备适时发动政变。

李多祚是个关键人物,他是右羽林卫大将军,掌管羽林军,他的态度至关重要。张柬之主动找到李多祚做工作,他对李多祚说:“将军今天的富贵,到底是谁给予的呢?”李多祚热泪盈眶,哽咽的说:“是唐高宗李治给的机会!”张柬之说:“如今张氏弟兄霍乱朝纲,准备危及唐高宗的两个儿子的性命,这个危急时刻,您不考虑报效唐高宗对您的恩情吗?”李多祚说:“这是国家大义,我不敢因为自己,和担心家人的安危而忘记大义。”于是张柬之和李多祚一起对天盟誓,发誓报效唐高宗,对张氏弟兄采取行动,挽救李唐天下。

劝服大将军李多祚,诛杀张易之兄弟,逼武则天退位传位于唐中宗李显,从中串联的主谋就是张柬之。因此李显继位后,把张柬之加封了官职,最后进封为汉阳郡王,可谓达到了为官的极致。

但是张柬之的结局却并不好,至少不能算是得到了善终,因为武三思在李显面前诬陷张柬之等五人说韦后的坏话,李显这个出了名的怕老婆,便免去了张柬之等五人的官职,而这五个人都是神龙政变的主要发起人。张柬之被贬到了襄州,做襄州刺史,还让张柬之的儿子和他一起赴任,说是赴任但是和流放差不多。

不久因为武三思的缘故,张柬之又被贬为新州司马,张柬之已经八十多岁了,从襄州又来到了新州,连番旅途颠簸,加上政治上的失意,让张柬之的身体再也无法承受了,忧虑和气愤让他在新州去世,一代名臣陨落。张柬之功劳太大,对于李显死拥立之功,但对于武三思来讲,却是最大的敌人,毕竟没有“神龙政变”,武三思也是储君的人选。同样,对于韦后和安乐公主而言,张柬之也是巨大的障碍,因为她们想学武则天做女皇,她们不在乎唐中宗李显,因为在她们眼里,李显只是个无能之辈,但忌惮张柬之等人却是手握实权的李唐忠臣。

没有张柬之发动的“神龙政变”,大唐的天下或许会随着武则天的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而这位风烛残年的老者,成为了挽救大唐危局的能臣,联络四方势力,促成太子李显夺权,劝说李多祚反水,逼迫武则天退位,无处不体现了其胆识和智慧!

一个人的 历史 ,一家之言。

张柬之80岁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提示:

张柬之80岁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大唐宰相张柬之在民间的知名度并不高,但他却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便是以八十岁高龄推翻武则天的统治,恢复大唐江山。这件事的传奇性,简直堪比姜太公八十岁辅佐武王兴周伐纣。

那么,张柬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何能以八十岁高龄推翻武则天的统治?

不得不说,如果没有狄仁杰,张柬之不可能成为恢复李唐江山的大功臣,恰恰相反,他很可能在底层挣扎一生,然后默默无闻地离开这个世界。

张柬之,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人,进士出身。在唐朝,科举分为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难度很大,而明经科相对容易,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也就是说,五十岁考中进士都不算晚。

而张柬之是何时考中进士的呢?二十出头的年纪。由此可见,张柬之是个头脑非常聪明,才华十分出众的人。

当张柬之考中进士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已经踏入远大前程,封侯拜相指日可待。时任国子祭酒的令狐德棻也是如此认为,所以,他每次和张柬之见面,都把他当作帝王辅臣接待。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高中进士的张柬之第一份工作,居然只是清源县丞,也就是县令的助手,这就是一个八品芝麻官。

不过,张柬之并没有自暴自弃,毕竟没有谁一入仕便是高官厚禄,即使考中状元,不也得先下基层历练吗?何况他只是一个进士。张柬之满心期待,只要在清源县丞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当上县令,然后成为刺史,再然后做京官,最后成为宰相,实现自己的宏图伟略。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张柬之万万没想到,清源县丞这份工作,他干了十年后,还是原地踏步。但张柬之仍然没有气馁,接下来,他又在清源县丞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了十年,可结果呢?

结果还是原地踏步。这时,张柬之已经四十多岁,这个年龄,在唐朝已经可以自称老臣。一个四十多岁的老臣,却还只是个八品县丞,连个正处级也没混上,这辈子还有何指望?

但张柬之还是没有气馁,又在清源县丞的岗位上做了十年。结果,张柬之依然原地踏步。这一年,张柬之已经50多岁,几乎所有人的认为,张柬之已经没有前途可言,将会在县丞的级别上终老。

然而,就在64岁那年,张柬之突然时来运转。

永昌元年(689年),朝廷以贤良科目召试,张柬之不顾年迈,毅然参试,结果在一千余考生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这使得张柬之迅速由地方芝麻官飞升入朝,担任京官,被提拔为正五品的凤阁舍人。

张柬之能走到这步,可以说非常不易,试问,有谁能在县丞的岗位上打磨了四十年,却还能够保持雄心壮志?

张柬之原本以为,自己坐了四十年的冷板凳,现在终于担任负责处理朝廷要务的凤阁舍人,这意味着否极泰来,从此将会一帆风顺。但他始料未及,刚当上凤阁舍人没多久,他便因劝谏武则天,而被贬为荆州都督府长史。

年过六旬的张柬之又做回了地方官。这一次贬职,对张柬之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一个六十多岁且毫无根基的老臣一旦被贬职,就意味着仕途已经终止。谁还会记得一个六十多岁的凤阁舍人呢?

果然,张柬之在荆州都督府长史做了十年也没有动静,他的领导倒是换了好几批。张柬之以为,朝廷已经把他遗忘了。

这一年,张柬之已经七十多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大唐,大多数人都活不到这个年纪,张柬之不知自己还能活多久。连明天都无法预料,何况遥不可及的前途呢?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时的张柬之,往日的雄心正在熄灭。

然而,正当张柬之将要放弃理想时,狄仁杰的一席话,又将他从遥远的地方请回朝廷,重新担任要职。

长安年间,武则天向狄仁杰求贤,狄仁杰先后两次向武则天力荐张柬之,他说:“荆州长史张柬之虽然年老,却是宰相之才。用他,他必定为国家尽心尽力。”

武则天欣然从之,将张柬之提拔为秋官侍郎(刑部侍郎)。

狄仁杰是张柬之的第一个贵人。直到此时,张柬之才真正时来运转,不久,他又遇到了第二个贵人。

此人便是一代名相姚崇。武则天向姚崇咨询宰相人选,姚崇坚决向武则天推荐张柬之,他表示:“张柬之深沉稳重有谋略,能决断大事,他已年老,要赶快任用。”

由于张柬之已担任较长一段时间秋官侍郎,表现出色,见姚崇极力推荐,武则天又欣然从之,授官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晋升凤阁侍郎,使张柬之位居宰相行列。

这一年,张柬之已经年近八旬,距他担任清源县丞那一年,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谁能想到,一个在县丞岗位上做了四十年,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县丞,搁今天早已退休,居然还能做到宰相?

按说,做了宰相后,张柬之实现了出人头地的理想,加之年事已高,可以躺在权位上安度晚年了。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头,还有什么奋斗的意义?然而,张柬之老当益壮,宰相的任命极大地刺激了他往日的雄心,他决定干一番大事。

这件大事,史称神龙政变,张柬之联合宰相崔玄暐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以武力逼迫女皇武则天让位,迎唐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大唐江山。

张柬之这样做,是出自对李唐的忠诚,然而,有人却怀疑张柬之的动机。要知道,当时武则天已经年老,而李显也已经被册封为太子,也就是说,武则天早已打算还位于李唐,只要武则天一死,李唐江山便可自动恢复。既然如此,张柬之何必发动政变?

所以有人认为,张柬之发动政变,不是忠于李唐,而是为自己谋利。因为如果等武则天驾崩,李唐江山自动恢复,那么,这一切都是出于武则天的圣明,与张柬之他们毫无关系;而如果发动政变,从武则天手中夺回李唐江山,那么,张柬之等人就会成为大唐功臣。

不过,史书上并未记载张柬之发动政变是出于私心。如果张柬之发动政变的动机真是谋私,李唐皇室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在政变成功后重赏张柬之,甚至让他配享唐中宗庙。那么,张柬之究竟为何要发动神龙政变呢?

其实,张柬之发动政变的初衷,只是想除掉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这俩小白脸仗着武女皇的宠爱,陷害忠良,无恶不作。尤其是武则天晚年,俩小白脸自知武女皇一旦驾崩,他们便会遭到大臣们清算,更是肆无忌惮地打压异己。他们希望,趁武女皇还活着,将异己全部清除,如此一来,即使武女皇驾崩,他们也不必再担心遭到大臣们的清算了。

毋庸置疑,这种肆无忌惮地打压异己,对朝廷的政治生态构成了极大的破坏,而且还威胁到李显的地位。关键还在于,谁也不敢保证,俩小白脸会不会在武则天面前吹枕边风,煽动武则天改变主意,将皇位让给武氏族人。

为了捍卫朝纲,为了确保李显顺利即位,大唐江山得以恢复,张柬之等人决定诛杀张昌宗和张易之。然而,张昌宗和张易之毕竟是武则天的男宠,一旦杀了这俩小白脸,武则天当做何想?会不会因此猜忌李显?所以,张柬之只能一做到底,逼迫武则天退位,让李显提前复位。

神龙政变成功后,复位的唐中宗李显对张柬之甚是感激,提拔他为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封汉阳郡王。

可没过半年,李显突然变脸,让张柬之以汉阳郡王加“特进”衔,免除治理政事,也就是褫夺了张柬之的朝政大权。

但李显褫夺张柬之的朝政大权,并不是对张柬之有何不满,而是受韦皇后和武三思的忽悠。韦皇后和武三思想掌权,昏庸的李显向来对他们言听计从,使得张柬之被排挤出局,武三思等人成功接位。

不久,武三思又污蔑张柬之诬陷韦皇后,导致张柬之被贬为襄州刺史。出人意料的是,张柬之启程赴任时,李显竟亲自为他赋诗祭路神,还下诏群臣到定鼎门外给他饯行(既然还如此尊敬张柬之,为何又要将他贬官)。

被贬为襄州刺史没多久,张柬之再度遭贬,被流放到泷州(今广东罗定)。张柬之气愤不已,不幸染病,于706年撒手人寰,享年82岁。

张柬之去世4年后,当时唐中宗李显已经遇害,唐睿宗李旦即位,下诏追赠张柬之为中书令,谥号文贞。

张柬之去世12年后,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感念张柬之兴复李唐之功,下诏配享中宗庙宇。